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公司调查频道 >

史玉柱兵败创业板 赛轮股份回应“火线增资”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6日 13: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涌金系”和史玉柱的创业板首秀,最终以失败告终。2009年12月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赛轮股份的创业板首发申请被否。

  魏东之妻陈金霞持有赛轮股份6.1%的股权,为其第五大股东。而具有涌金系背景的青岛软控(002073(002073.SZ)和苏州工业园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分别持有赛轮股份8.13%和0.82%的股权。

  这几乎也是魏东身后,涌金系的唯一一次资本运作,但最终功败垂成。

  而另一方面,则是赛轮股份在今年6月份上市前夜所做的一轮私募融资。包括陈金霞、史玉柱等人均是以4.4元每股的价格火线参股。外界对此多有质疑,赛轮股份或有利益输送之嫌。(本报12月2日《赛轮股份首发被否后魏东时代涌金首战折戟》曾予以报道)

  面对外界质疑,赛轮股份也首次作出回应,并向本报记者详解魏东入股的过程。

  “涌金系”摄政

  赛轮股份被市场所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上市前夜的闪电增资扩股,包括涌金系在内的数位资本强人鱼贯进入股东名单,半年后一旦上市,就将坐享250%的收益。

  根据赛轮股份的招股说明书,2009年6月25日,赛轮股份召开200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原股东陈金霞、新股东何东翰先生等10位自然人以及苏州新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以4.4元/股的价格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为2.8亿元。

  而细看赛轮股份此次增资的股东名单,则是“涌金系”暗潮涌动。

  其中,自然人陈金霞认购新增股本455万股。陈金霞系魏东之妻,也是“涌金系”的执掌者,在2009福布斯富豪榜上位列第58位。

  此前,陈金霞持有赛轮股份的前身赛轮有限1251.5万股,持股比例为6.26%。本次增资之后,持股比例被稀释至6.10%,但从第六大股东之位被推升至第五大股东。

  而根据赛轮股份今年上半年0.22元的每股收益,摊薄之后全年的每股收益当在0.35元左右。如果按照第一批创业板52倍的平均市盈率计算,其发行价当在16元以上。

  一旦赛轮股份登陆创业板,陈金霞手握市值将达到2.7亿元,而其成本不过7400万元。

  这似乎是涌金系“潜伏”青岛软控的故事再现。

  2000年10月27日,“涌金系”旗下的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金科技”)以4万元成本受让了青岛高校软控有限公司8%的股权,而后又于2000年11月1日向其注资148万元。

  蛰伏六年之后,2006年10月18日,青岛软控登陆中小板,并创下当时中小板新股上市的历史最高价。此后涌金系逐渐获利抽身,套现过亿元。

  目前,知金科技已经在青岛软控前十大股东名单上隐去,而魏东以3.8%的持股比例,位列青岛软控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而青岛软控也持有赛轮股份8.13%的股权,为其第二大股东。

  另外,涌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涌金实业)参股20%的苏州工业园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持有赛轮股份0.82%的股权。

  上市之前突击入股的,不仅是“涌金系”。另一位自然人郑海若认购赛轮股份新增股本700万股,占总股本的2.5%。

  郑海若发迹于法人股时代,此后游走于一二级市场之间,先后现身于方大碳素、航天机电前十大股东,并以“富邦系”之名驰行资本市场。其曾参与云南铜业的定向增发,此后事发“云铜案”,其本人亦销声匿迹。

  此外,史玉柱也借道其掌控的上海顺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参股赛轮股份,认购228万股新增股本。

  对于上述股东来说,攫取超过250%的利润,耗时不过半年。

  “火线入股”之辩

  市场也多有猜测,正是上述“抢割”似的增资,令赛轮股份在发审委前折戟。而私募入股价格和发行价之间的巨大鸿沟,则成为赛轮股份惊险一跃的羁绊。

  “在上市之前做一轮私募,本身没有问题。”软银赛富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一方面报表会好看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在询价的时候可以定的高一些。”

  但在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行高管看来,此轮私募距离上会时间过短,“搭车”痕迹过于明显。

  “如果私募本身的入股价格比较低,而且参股的人跟公司本身并无关系,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提升,估计对过会还是有影响的。”该人士向记者表示。

  “魏东先生此前曾经投资过青岛软控,青岛软控和赛轮股份是上下游的关系。他来看过几次公司,2007年参与了公司第一次增资。”赛轮股份董秘宋军向记者表示。

  2007年11月,赛轮股份实施增资扩股,并改制为股份公司。魏东以5元每股的成本参股赛轮股份,后因股份制改制,该公司实收资本由17565万股增至20000万股,据增资后的总股本计算,摊薄后此次增资成本为4.39元/股。

  这一增资价格,对应当时的每股净资产,PB在4倍左右。而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私募股权投资也开始回归理性,2009年的这轮增资扩股,对应赛轮股份当时2.81元的每股净资产,仅为1.57倍。

  而从PE值来计算,2009年的这一轮私募尚属正常。2009年上半年赛轮股份的每股收益为0.22元,对应4.4元的私募价格,PE在10倍左右。

  “这一轮私募的市盈率在10倍左右,对于轮胎这种传统制造业来说,也属正常,只是时间安排上,做完私募立刻申请创业板,时间上过于紧凑”。一位参与创业板IPO的上海律所合伙人告诉记者。

  而深圳一家券商的投行部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上市之前的一轮私募,“本身不是障碍。根据最新的规定,上市前1年以内入股的股东,需要锁定36个月。而一年之前进来的,只要锁定12个月。”

  而另一方面,则是外界的质疑,赛轮股份是否真的需要这一轮融资,还是对资本大鳄的顺水人情?

  赛轮股份董秘宋军向记者表示,上市之前的融资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投资年产1000万条半钢子午胎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0亿元。“我们当时只有年产300万条的能力,而300万条正是一个盈亏平衡点。”

  据宋军介绍,这轮私募共募资3.52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半钢轮胎项目,其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借助此次融资,赛轮股份的半钢子午线轮胎产能已经扩充至600万条,从而突破了盈亏平衡点。

  其二则是出于降低资产负债率的考虑。经过此轮融资,赛轮股份资产负债率由2008年末的73.68%降至65.15%。“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70%会是一条线。之前证监会有明文规定,超过70%不能上市,现在虽然取消了,但还是会有所限制。”宋军向记者表示。

  其三则是研发投入的需要。

  有消息称,当时多家海外投行和大型私募投资机构也有意竞逐赛轮增发,但因为谋求对公司的控制权而最终未能成行。

  相比之下,“这次参与增发的股东,包括涌金系,都不在公司占有董事会席位。”宋军向记者表示。

  “特保案”逼退赛轮股份

  记者得到的信息显示,“轮胎特保案”或许是羁绊赛轮股份登陆创业板的最主要原因。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而赛轮股份本次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半钢子午线轮胎,正是赛轮股份本次创业板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

  “我们现在的半钢轮胎,90%以上都是出口,其中北美又占据了出口量的50%以上。”宋军告诉记者。

  而另一个被认为赛轮股份登陆资本市场的掣肘,则是其中小板的定位。

  赛轮股份如果上市,总股本将达到3.8亿股,而创业板股本最大的华谊兄弟,也不过1.68亿股。

  “本来可以上中小板甚至主板的公司,却要拿到创业板来上。”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行部高管质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