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2日 11: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记者 马曼然
《红周刊》:如果没有一套好的投资模式,是很难在长跑中取胜的,过去两年云程泰基金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魏上云:我们确实感到,要获取可持续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业绩,方法论是个根本,其次才是能力、勤奋和运气等因素。因为如果方法上有缺陷,无论你怎么努力,可能都将面临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在方法论上定了几项原则:第一,依靠预测短期大盘、比拼消息或做博弈等方法投资,很难在中长期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在投资上首先避免基于这些因素来做决策。
第二,独立于羊群之外。羊群效应实际是资本市场最常见的一个现象,而我们则是力求独立于羊群之外,寻找市场流行的偏见和群体性的过激行为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当然,独立于羊群之外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逆向投资,因为羊群的运动在许多时候其实也是正确的,这时我们也会与它同向,只是要保持独立的分析判断,利用好群体行为而不是被群体行为所左右。
第三,价格是投资的灵魂。很多人做投资喜欢只讲基本面的好坏,但往往你发现的情况是,本来看好的东西,但当大家都看好时,其实价格已经很高,这时再去投资,往往就只有风险而没有机会了。所以,股票的好坏只是一方面,是分析的起点,而最终能否赚钱的关键则在于价格,在于你能不能抓住市场错误定价的机会。对中国市场而言,价格问题更为突出,因为中国通常不缺少好的企业,但缺少好的价格,从这个角度来说,A股市场的机会更多是跌出来的。
《红周刊》:你曾经提到货币政策的底线问题,你认为随着经济与股市的降温,目前货币政策收紧到了底线吗?
魏上云:在这里首先想说一点,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大家没有必要弄的都像经济学家似的,宏观因素很重要,但不代表一切,他决定不了你投资的成败,投资中最重要的还是你付出价格后所得到的价值。
当前中国经济宏观方面是正负面因素交织。负面因素是政策紧缩和经济减速。正面因素是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的大趋势还是好的,是增长放缓而不是衰退,更不是崩溃,因此没必要太恐慌,另外中国经济还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型,这期间会有一些确定性的机会。在正负因素交织下,当股市和经济发展过快、过热时,负面因素逐渐会占主导;而当股市和经济回落后,正面因素将会占主导。这就决定了中国股市未来一段时期将延续宽幅震荡格局。
另外,经过这几年市场震荡的洗礼,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投资人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都在不断加强,大家的行动都越来越快,这就导致震荡格局中的上涨与下跌的幅度与转换会越来越短促,在这种环境下,在趋势的左侧提前行动显然会比趋势明朗后的右侧行动更为有利。
回到你问的经济与政策问题,目前市场普遍的观点是,通胀将在下半年见顶回落,而我认为通胀会回落,但不会回落得很低,因为电、水、气等许多资源品的价格改革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但通胀水平的波动决定不了股市的涨跌,在大量社会资金缺乏投资出路的大背景下,中国股市的涨跌依然要看定价水平。
《红周刊》: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出现回落,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魏上云:刚才我说了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是好的,中国经济目前只是增速回落,只是回落到合理水平,不是萧条更谈不上崩溃,这种主动的经济降温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防止出现过热造成的大起大落。
另外,政府的调控处于动态当中,会根据经济基本面的反应选择政策工具。一旦基本面符合预期,调控手段就会放松,从而为市场带来机会。
《红周刊》:能否透露一下你们基金的操作和选股思路?
魏上云:就整体而言,如果这轮市场调整充分的话,未来传统的周期行业与新兴的成长行业可能都有机会。
因为传统的周期性行业尽管受经济放缓的负面冲击可能较大,但在前期的估值本来就不高,最近又跌了回来,而中国经济归根到底只是放缓不是衰退,因此这当中一定存在机会。另外新兴成长的许多中小盘股基本面受益于国家经济转型,一直持续向好,而股价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却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未来一旦市场情绪好转,也都会存在着不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