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5倍的市盈率为何吸引不了投资者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3日 05: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理财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湘

  在不稳定的市场中赢利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过去,内地曾出现过权证的末日疯狂,一些价值即将归零的权证可以在最后的交易时段报出超过0.1元的定价。如今,这一场面也出现在香港,区别是,这些权证离行权的最后期限还有几个星期,却不约而同地报出0.011港元的低价。这是权证的最后底线,如果低于0.01港元,则该权证将像股票一样,可能被迫收回。

  最近的一例是恒基地产的认股权证,也就是俗称的“红轮”,一年前,恒基地产曾发行过一批行权价在58港元的红轮,原寄望通过发行红轮赚取一定的经费。也许你也知道,上市公司发行权证是有钱可收的,一些小型公司甚至通过频繁发行认股证或可换股债券维持日常开销。不过,这一次,恒基地产的大股东却因为这批权证而蒙受了超过10亿港元的账面损失。

  恒基地产的大股东就是昔日的“亚洲股神”李兆基,香江的第二大富豪。在明知行权价远远高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时,李兆基还是果断地行权100亿港元。这也是总额达200亿港元的红轮中迄今所知唯一的行权。

  李兆基拥有自己旗下的私人投资基金,这个基金,曾在2007年斩获超过1000亿港元的赢利,也曾在2008年折损约800亿港元。港岛的几个基金经理说,李兆基此次出手,也许是为了稳定恒基地产的股价。毕竟,与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一样,恒基地产是李兆基手中最优质的资产。同样的事,过去李嘉诚和其他几个上市公司的股东都做过。

  然而,这只是近期香港市场诸多耐人寻味现象的管窥。

  也许细心的投资者也能发现,在去年的年报陆续亮相后,不少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已下降至5倍。但是,即使是5倍的市盈率,也激发不了投资者的兴趣。第一例是香港专做人才招聘的才库,当其股价对应的市盈率上升至8倍后,又回落至5倍。第二例是内地专做电子行业分析的赛迪顾问,年报披露前,对应的市盈率曾升值接近10倍,目前,也跌至5倍以下。

  当然,除了上述公司,还有一些市盈率更加惊人的公司,例如中芯国际,曾有券商经纪称其预期市盈率仅有0.3倍,后来发现是弄错了计算单位,错把美元当港元。不过,中国建筑、洛阳钼业等一批蓝筹股的市盈率还真的只在6倍至10倍之间。

  为什么市盈率颇低的这些公司难以得到投资者认可呢?与记者相熟的一位基金经理说,这可能受到市场的风格和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最近,不论是内地,还是香港,投资者都喜欢选择那些市值在100亿港元以下的股票,而且,公司去年的赢利状况好,并不代表未来仍会有类似的增长。

  那么,机构精英又如何面对?瑞银前高管陆东与新鸿基联手推出了全权委托投资,这是类似于内地“专户理财”的高端产品。而西京的刘央则计划在美国发行投资于中国区的基金,去年,惠理的谢清海做了同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