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07: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外资银行和评级机构专家解析中国经济和银行业前景
袁蓉君
记者袁蓉君在政府实施紧缩政策9个月后,近来已有足够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而伴随着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工业生产等数据的走软,有关中国经济、银行业“硬着陆”的论调开始升温。受投资者担忧“硬着陆”情绪影响,5月25日,沪深股市在银行股带领下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
5月25日与本报记者连线的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姚炜表示,目前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经济究竟放缓到何种程度。尽管对下行风险的忧虑比比皆是,但中国经济增长轨迹将趋于平和的结论仍符合法兴银行当前的预测。而当天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认为,近期的调控措施可能有助于银行业避免遭遇“硬着陆”,标准普尔维持对银行业的“稳定”展望。
在宏观经济学家看来,在分析中国的商业周期时,PMI是所有数据中最重要的一个。然而,当试图利用这一指标模拟整体增长时,姚炜提醒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制造业占到中国GDP的三分之一。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在内的整个工业部门约占GDP的47%,服务业占43%,农业占10%。因此,即使是在制造业减速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总体上仍能保持稳定增长。其次,PMI实际上衡量的是月度增长,而人们常说的GDP增长则是一种年度概念。
因此,“如果只单纯对比PMI与GDP同比增长数据,就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好像比较苹果和橘子哪个更好一样。而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对比预估的GDP每季增幅与PMI的每季平均值,这两个数值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此前刚公布的汇丰PMI为51.1,这与约8%的每季度GDP增长率(年度年均值)一致。”姚炜说。
在分析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时,姚炜认为主要有3个,即紧缩政策、利润挤压和日本地震造成的供应链中断。其中两个属于供应问题。她说,以前紧缩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影响私营部门,特别是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商品价格上涨和工资增长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了20%~30%,但同时政府却试图阻止将这种成本增长转嫁给消费者。对企业利润的挤压导致工厂从3月份开始缩减采购规模,这种情况已明显表现在PMI调查中。目前的电力短缺问题其实就是企业利润受挤压的一个真实案例。最后,日本地震的影响已经波及中国的汽车产业。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业的产值同比下降1.8%。
尽管存在上述减速迹象,但姚炜表示,消费、投资和贷款的迅猛势头表明中国的内需依然强劲,当前的生产放缓可能只是暂时的。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孙驰认为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言过其实,相信政府仍然更担心通胀而非经济增长问题,预期通胀继续高位运行且6月份人民银行将再度加息。
尽管2010年强劲反弹且今年第一季度未出现下滑迹象,但标准普尔的上述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率将在今年剩下时间里下滑,并在未来两年进一步下滑。
在就上述报告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服务董事廖强对记者表示,通胀以及紧缩措施可能导致的经济放缓,可能使未来两三年中国银行业的信贷损失跳升。“这些措施也可能加剧主要银行和小银行在信贷质量方面的差距。不过在我们的基本压力情景假设下,我们预计信贷损失仍然可控。”
“鉴于标准普尔在对银行业的评估当中,已考虑了信用指标的预期波动,因此我们维持对银行业的‘稳定’展望。我们认为包括资产质量、利润率、流动性和资本水平等主要指标将可能支持中资银行的个体信用状况。对于我们提供评级的主要银行而言尤其如此。”廖强如是表示。
而日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对中国银行体系的展望也为“稳定”。穆迪表示,评级展望“稳定”的原因是其认为在展望期内(未来12个月至18个月)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并提供银行持续创造良好收益的机会。“虽然我们预计在经历了贷款猛增之后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将会上升,但强劲的利润、高额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及自资本市场募集的额外资本将有助于银行解决资产质量问题,并继续扩大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