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银行赴港发债吹起集结号 800亿元规模难兑现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7日 08: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业内人士认为,融资成本低是银行赴港发债的重要原因

  ■本报记者 曹 蓓

  多家银行在今年公布了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的计划,累计赴港发债的规模达到800亿左右。回顾近几年赴港发债的几家银行来看,数量并不大,频率也不高;截至目前,境内银行累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总融资额为460亿元人民币。

  “香港的人民币存量不是很大,大概在1万亿左右的水平,能不能支撑这些银行如此大的发债规模是个问题。”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专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赴港发债吹起“集结号”

  民生银行近日发表公告称,计划择机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发债总规模不超过本行总资产的1%。具体每次发债的数额将由监管部门的核准确定。根据民生银行2011年一季报,截至3月末,民生银行总资产达到2.04万亿元,据此计算,发债规模将达到200亿左右。无独有偶,北京银行也在4月底发布公告称,拟在香港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

  在今年年初,交通银行和中行相继发出赴港发债的计划。2月23日,交通银行股东大会通过了2012年底前赴香港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的议案。一个月前,中国银行也发布公告,计划在2012年底前在香港发行总规模不超过2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

  除此之外,去年11月份已经在香港发行过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进出口银行,该行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专栏)今年3月再次表示,今年计划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尚不明确,但是希望多发一点。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银行欲赴港发债规模约800亿元左右。

  据媒体报道,招商银行在4月份已经落实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计划。初步拟发行两年期短债,金额约10 亿元。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具备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最近3年连续盈利、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风险监管指标符合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等条件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经批准可以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是指境内金融机构依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期限在1年以上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低成本发行的环境是多家银行选择赴港发债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北京银行发布的公告称,根据以往发行情况,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利率较同期境内金融债券的利率低平均约65bps。其中2008年8月进出口银行发行的香港人民币债券和境内金融债券的发行利差更是达到了130bp,融资成本优势明显。

  据悉,目前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内地大约1个百分点甚至更低。

  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快速增长也成为一个必要的条件。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2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已达到4,077亿元,同比增长5倍,环比增长10%。

  北京银行公告称,人民币存款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币资金在香港与内地的进出仍存在管制,香港人民币的运用渠道相对匮乏,居民及机构的投资意愿较强。自2007年7月至今,财政部、境内金融机构、境内企业共发行人民币债券、存款凭证共计约1200亿元,仅占2011 年2月末香港人民币存款的29%。

  根据香港银行公布的数据,2010 年末香港人民币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0.8%,活期存款利率为0.5%,均远低于内地同期存款利率。在存款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香港的个人和机构会欢迎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并能接受较低的票面利率。

  “目前多家银行需要补充资本金,在这种情况下,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是很好的选择。”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

  能否实现仍是疑问

  据悉,从2007年《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至今,境内银行已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中国)、东亚银行(中国)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总融资额为460亿元人民币,单笔融资额在10-50亿元人民币之间,融资期限在2-3年。

  “而每年获批的赴港发债银行,规模累计几乎都不超过200亿。”上述银行人士说。

  “香港的人民币存量不是很大,大概在1万亿左右的水平,能不能支撑是个问题。”鲁政委指出,“而且目前香港人民币市场正在形成中,容纳太大规模的人民币债恐怕比较困难。”

  “现在监管层的审批是最关键的问题。在收缩流动性初见效果的情况下,监管层恐怕不会允许较大规模的赴港发债,让资金再度流入。所以应该会对赴港发债的规模和节奏有所控制。”业内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