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7日 21: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导读:伴随法国财长拉加德宣布参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主席问题正在引起愈来愈多的关注。MarketWatch专栏作家高特(Nick Godt)认为,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推动IMF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变革的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有理由获得更高地位。
以下即高特的评论文章全文:
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之后的国际货币基金主席位子究竟该谁来坐?合理的选择或许该是金砖五国的人选。
所谓金砖五国,就是传统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再加上他们的新成员南非。
他们打算在未来几天之内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希望能够打破国际货币基金欧洲人掌舵,美国人辅佐的老传统。
金砖五国不但有合格的人选,而且也有充分的理由,近年来的历史发展使得他们在提出自己要求的时候变得更加理直气壮。
欧洲的债务危机,以及2008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许多弊端,还有欧洲和美国各自在危机之后采取的应急举措,对于金砖五国,乃至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其实都是似曾相识。
在柏林墙倒塌之后,世界进入了繁荣和发展的1990年代,在此期间,国际货币市场基金、世界银行,以及这些国际组织背后的超级势力欧盟和美国带领着众多的新兴市场国家打开了大门,迎接外国资本的涌入。他们许诺说,这样就可以让当地的经济迅速实现现代化,大大提升当地人的生活水准。
然而现实当中所发生的是:热钱流进流出,只为短平快地获取利润,结果就导致了各种投机泡沫和过度借贷行为,从泰国到亚洲其他小龙国家,再到俄罗斯、墨西哥和阿根廷,无一例外。
当时,有些观察家将这比喻成用救火的高压水龙去灌溉精致的花园。那些高度不发达的,大多数人都处于贫困中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突然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流入,虽然这会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会造就登上西方杂志封面的成功故事,但是整体而言效果并不理想,大多化成了徒有其表的高楼大厦,或者是进了掌权者的腰包。
当泡沫开始在泰国,继而又在其他地方破灭时,热钱就开始逃离了。这些国家只留下了大量未偿付的私营部门债务,以及近乎崩溃的货币。于是乎,国际货币基金的援助变成了一些国家的必需,一副之后广泛使用的处方诞生了:首先救援外国债权人,然后是采取紧缩措施的“休克疗法”,更高的利率,再就是遏制政府的开支。
中国、韩国和马来西亚不顾西方的想法,拒绝接受这一处方,而是加大了政府的干预力度,结果证明他们的措施效果相对更理想一些。
他们的做法也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支持,比如说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这位诺贝尔奖得主2000年被逐出世界银行,只因为他不同意世行的政策。
当年那些严重缺乏监管的市场力量和金融机构给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了一场浩劫,而若干年后,第二场浩劫在美国和欧洲上演了,始作俑者正是当年的同一力量。
再一次,私营部门的债务被公共部门承担起来,后者随即又被要求担负双重负担,因为欧洲和美国的政府都试图采取必然会影响增长的紧缩措施,这种做法,最终连改革不甚彻底的国际货币基金都无法接受了。
金砖五国的所见所想都是正确的,但是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候选人就一定比欧洲人更胜任国际货币市场基金的领导人吗?
这些国家都想要构筑一种国际储备资产,以确保自己过剩储蓄的价值,毕竟现在,欧元步履艰难,而美元由于低利率的缘故,也一直是在疲软之中。
可是,这一策略能够帮助到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么?
正如斯蒂格利茨在本周早些时候发表的文章题目所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因此选出一个正确的人选是关键中的关键。
斯蒂格利茨写道,现在,无论在欧洲和美国,其实都在上演“一场幕后战争——一方将银行的利益置于首位,另外一方将大众的利益置于首位”。
只有对债务进行重组,才能确保是由银行,而非大众来承担后果,同时还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民主理念。
国际货币基金的下一任主席必须能够接受这样的理念。斯蒂格利茨在文章中推出了他心中两位合适的人选,分别是巴西央行前行长福拉格(Arminio Fraga)和马来西亚央行行长阿齐兹(Zeti Akhtar Aziz)。
当然,除开金砖五国阵营自己的人选之外,还有一些人或许他们也能够接受,比如英国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在世界遭遇2008危机的早期阶段,他成功地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
然而,卡梅伦(David Cameron)却对此不以为然,他指责布朗大规模赤字开支的政策,还代表英国支持法国财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参选。这是个让人很难愉快起来的例子,证明哪怕是在当今这样的时代,很多人考虑问题时还是政治至上。
看来,不由金砖五国的人出任主席还真不行了。(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