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8日 15: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齐鲁晚报
今年囤菜赔钱的人的确不在少数,然而从去年开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一系列的新鲜名词,在农产品价格交替飞涨的大背景下层出不穷,靠囤积农产品而一夜暴富的投资者也比比皆是。但是,价值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虽然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但对市场的调节仍旧起决定作用。不要小瞧那只无形的手,也许有人可以多次幸运地逃过它的惩罚,但只要有一次不慎落网,它就可以掐断囤积居奇者纤细的脖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囤货相映红:谁家要是存点大蒜、绿豆、棉花之类的农副产品,定会招来路人的眼光,其中羡慕嫉妒恨全有了。因为,那代表囤货之人是个富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价格暴跌,谁手里还囤着去年的货,那铁定想死的心都有了。经过市场无情的洗礼,伤痕累累的富翁们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负翁”了。
可囤货却依然大行其道,绿豆、辣椒、大蒜、生姜、苹果、棉花……甚至房子,都躲不过这一劫数。
囤积居奇屡遭诟病的最直接原因是,人为造成的短缺使得物价坐着火箭筒嗖嗖飞上了天。
而对于市场上的物品来说,你囤或者不囤,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赚或者不赚,它还在那里,不悲不喜。一段时间后,姗姗来迟的市场规律开始发挥威力,这场囤货豪赌就以失败告终,发财梦落空,毕竟,这世界上能慧眼识局的赌神或者赌圣太少。
质本洁来还洁去,经过大浪淘沙,价格始终要回归理性,最终回归市场。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副会长姚重璞如是说。
作为疯抢棉花的参与者,也作为棉价大起大落的受伤者,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奎说,他不愿意抢,但不抢没法生产。谁是囤货的始作俑者?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张文奎很明确:价格大起大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不成熟。到底市场缺口有多大?棉企和棉农谁也不知道。政府却在这时候无言,不知是不知道,还是不能说。
一方面是生产经营者不掌握信息,决策具有盲目性;一方面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发调节具有滞后性。炒作者正是看中了这两点,把绿豆大点的事吹上了天,造成恐慌气氛,囤积居奇。市场就在这种乱哄哄的猜疑中,失去了理性。
“当年的产量决定当年的价格,当年的价格决定第二年的产量,这个铁一般的规律实际上揭示了我国小农业和大市场的矛盾。”姚重璞指出。
他认为,要发展大农业,就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组织性,发展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化生产,引入现代管理机制。
鉴于此,他认为,炒作、囤积居奇在短期内还会出现,就算国家严厉打击,也不可能完全杜绝。
对于囤积居奇者头脑中依然跳动的小火苗,东方艾格农业高级分析师陈连芳表示,炒作农产品价格已严重危害正常市场秩序,国家该不断加大力度和频率进行打击,应从完善监控体系的角度进行加强,特别是农产品批发环节,一发现苗头就坚决打击。另外,要对炒作者重罚,抓到一次就处罚得倾家荡产,打击嚣张气焰。
价值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虽然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但对市场的调节仍旧起决定作用。不要小瞧那只无形的手,也许有人可以多次幸运地逃过它的惩罚,但只要有一次不慎落网,它就可以掐断囤积居奇者纤细的脖子。
“姜你军”
姜商囤姜每天损失万元
对安丘的姜商老宋来讲,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每天一睁眼,一万块钱没了;对安丘的姜农老陈来说,现在最纠结的事情莫过于今年还要不要种姜,因为他去年的姜到现在还没卖完。不到半年的时间,姜价从1.3元一斤,涨到6元一斤,再跌到1.5元一斤。一位姜商说,去年做姜生意,他挣了200万元。而今年,他又把这200万元赔了进去,“都是浮云”。
老宋做姜生意快10年了,他说,10年来,他第一次赔这么多,“还没见过这么恐怖的场景,感觉无以言表”。去年,老宋又铆足了劲,把所有的钱都囤了姜。“400万元我全投了进去,也是我干姜商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投入这么多。当时想即便没有前一年挣得多,也不会亏,当时所有的姜商都是这么想的。”老宋说,收姜的时候行情还不错,出口行情也不错,姜的价格一路看涨,“没想到到了12月份,姜价急转直下,囤的姜不好出手,几乎全部砸在了手里。”
“白眼狼”
180吨白菜愁坏囤菜人
在去年10月份,韩国“泡菜危机”一直在持续,山东省菜商订单量暴增,企业一窝蜂抢占白菜市场。由于当时炒得很热,不少菜农都在囤积白菜,这也是导致现在大白菜滞销的原因之一。
年前4毛一斤高价囤的白菜现在卖1毛5都没人要,想要白送给泡菜加工厂,结果被告知得排号。想着冷库里还压着的180吨高价白菜,50岁的杨申军实在苦不堪言。4月份,在青岛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他告诉记者,去年韩国“泡菜危机”期间大白菜价格奇高,他便于去年11月份收购了200吨大白菜,想留到今年卖个好价钱。不料现在刨除低价卖掉的、烂掉的,剩下180吨白菜都压在了租的冷库里,想免费送人都不好送。他当初收购白菜时凑的27万元,也早已经全赔了进去。
记者采访期间,贩了20多年菜的徐茂来也凑上前来向记者诉苦,“我以后再也不囤白菜了。”徐茂来告诉记者,凭着自己多年贩菜的经验,年前他也囤了不少菜,可是眼瞅着挣钱的美梦破灭,他年初赶紧把囤菜便宜清仓,全部甩出去了,虽然连本都回不来,但是也比杨申军眼下的情况要好得多。
山东苹果高价泡沫破裂
眼下,正是往年苹果销售价格走高的时候,而家住山东曹县苏集镇的苹果经销商王越刚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去年他在烟台抢购的苹果,还有约60万斤积压在冷库里。而在当地,像他这样想囤苹果赚钱而陷入困境的还有不少。去年秋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苹果身价暴涨,而今年立夏过后,苹果大量的积压存货,又导致出库价格急转直下,出库价已略低于收购价,亏损几成定局。专家表示,苹果价格泡沫破裂,反映出目前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短板”。
曹县苏集镇是菏泽著名的水果基地,拥有大大小小的冷库数十个。王越刚承包冷库已有多年,去年各路资金涌入烟台疯狂抢购苹果,他也加入抢购大军中,抢到100余万斤苹果。没想到,至今还有60万斤苹果压在冷库里。他告诉记者:“红富士进的时候1块7,现在也就卖一块二三,秦冠也就是7毛5、8毛一斤,一斤就要亏损一半。按这价都卖光,保守计算也得亏十几万元。”据王越刚讲,积压苹果的冷库在当地随处可见,同样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山东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