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0日 22: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经济信息联播
看完刚才的消息,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既然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那麦客们割麦子的价格,难道就不能随行就市,水涨船高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记者在采访很多“麦客”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答复,麦客们告诉记者,价格是可以涨一点,但却很难完全消化成本压力,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抢活干的农用机械太多了。来继续看记者的调查。
山东省禹城市安仁镇农民 王军:原来10亩地两个车割 现在是10亩地5个车了
这是王军最近几年跨区作业时最强烈的感受,不管安徽还是河南,一到麦收季节就能看到各种农用机械扎堆,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密集,增加的车有外地赶来的,也有当地增加的。参加作业的车一多,能够摊到每台车身上的活儿就少了。
山东省禹城市安仁镇农民 王军:在外面吧 原来能割10天 现在割5天 时间短了 割的麦子少了
禹城市晨光机械服务合作社负责人 高延东:最早干我们跨区作业每台机子最少干500亩地 这个经济效益还算可以 但是逐年降低到 去年没有干到活 前年每台机子300亩左右
高延东告诉记者,早些年收麦子的周期一般在10天到半个月之间,但最近几年由于车多,很多地方往往一个星期就收完了。300亩地是行业内认定一台车能否盈利的一个分界线,如果跑一趟干不满300亩,几乎可以肯定会亏钱,这也是很多人越来越不愿意跨区作业的重要原因,不过这也给本地的农户带来了便利。据了解,由于山东小麦成熟比河南、安徽晚,前些年本地农机大部分都是先赶到外地抢收,再在本地小麦成熟前赶回来,有时候时间上衔接不好,本地农户就得等。
山东省禹城市安仁镇农民 高德付:只能等 那个等五六天 有时候下雨以后还得再等两天 进不去车 车来了也没法割 (原来的时候)对(现在要回不来呢)现在不了 这个车也多了
来自农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显示,传统的收割机需求大省如河南、安徽等地,今年都调低了拟引进的小麦收割机数量,河南省减少了近7000台,安徽省也减少了1000台,同时,多个省份计划外出跨区作业的收割机数量明显下降。受益于国家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内农机保有量逐年上升,据了解,从2004年至今,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补贴资金从7000万增加到145亿元,相应的农机总动力已从2003年的6亿千瓦增长到去年底的近9亿千瓦,7年增加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