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签新股如中弹 新华人寿浮亏6200万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13: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大众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昨日有4只新股登陆A股,2只“破发”,其中最令市场关注的无疑是双星新材,其以“65.52%中签率”刷新IPO中签率记录。“中签王”在昨日开盘后即宣告破发,下跌幅度高达16.58%,午后虽有所反弹,但股价依然被死死地摁在发行价之下,最终收盘价报至48.7元,每股相对发行价缩水6.3元。若按照网上申购回报率(中签率×首日均价涨跌幅)计算,双星新材收益为-8.45%。

  中签如“中弹”

  据双星新材公布的网下摇号中签及配售结果看,双星新材网下总计发行1020万股,最终有5个账户获配,而其中4个均来自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人寿理财产品,获配总数为990万股,获配率高达97%。如此高的IPO网下配售率记录也让新华人寿如同中了“4枪”,若按每股下跌11.45%计算,新华人寿总计浮亏6237万,平均每只理财产品浮亏1600万。

  然而“中签”如“中弹”并非只有新华人寿,网上申购新股的投资者也惨套其中。据公开资料显示,双星新材此次IPO中签号码共有83600个,每个中签号码可认购500股,获得申购规模为4800万股,按照每股浮亏6.3元计算,网上申购的投资者浮亏约2.63亿元。

  1%或成分水岭?

  之前市场盛传的中签率越高越容易导致破发的猜测是否真实?

  《大众证券报》统计发现,在4月与5月两个月份中,中签率排名在前五名的双星新材、庞大集团、电科院、北京君正、九牧王,除了电科院勉强在首日保住发行价之外,其余4只均大比例破发,而电科院在上市后第4个交易日也告破发,而中签率最低的五只新股:步森股份、闽发铝业、聚龙股份、聚光科技、海伦哲在首日的表现都十分抢眼。

  再从另一个角度观测,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中签率低于1%的股票占到了12只,上市首日破发的仅有10只,记者也发现另外两只破发新股高盟新材与恒顺电气的发行估值分别高达46.64倍与62.51倍,其余10只新股均低于此水平。

  南京证券新股策略分析师张学权认为,“中签率越高导致破发的概率越大的预判是正确的,这是可以近几个月找到数据论证的,1%或成为一个安全的临界点,除此之外发行价和发行PE过高都成为了影响因子。”

  如何锁定低中签率新股

  既然存在相关性,投资者在无法得知某只新股的中签率之前,又该如何把握申购机会呢?广州某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昨日给出了答案,“基本面+发行量是参考指标,基本面良好,所属行业比较热门,募集资金量少的新股是投资者应该优先选择的。” 上述分析师认为,对于发行频率较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网上发行量用(发行总股本×股价×80%)计算公式计算最为合适,发行总市值低于15亿的新股参与申购获利的概率极大,因为这类新股的中签率会被压低,前日遭遇爆炒的金运激光是个典型的例子;还有在市场打新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投资者应灵活地选择申购批次,尽量选择没有大盘股或者不超过3家以上的申购批次,以保证申购的新股中签率较低。

  大同证券策略分析师刘云峰则认为,最值得参考的还是行业的基本面和发行新股的估值,以及一只新股的绝对价格,高估值与高价格尽量不要参与,新股发行之前的券商研究报告篇数以及参与询价的机构的规模都表明这只新股受追捧的程度,也就是估值低、热门股的申购获得胜算的机会更大。

  高破发率倒逼新股定价

  与以往丰厚的“打新”收益相比,近期一级市场的收益率已经明显缩水。新股发行冻结资金规模正在不断下降。根据统计,1月份单周平均申购资金为6372亿元,较去年12月下降42%;2月份平均每周申购资金为6106亿元,环比下降4%;3月份平均每周申购资金为5010亿元,环比下降18%;4月份平均每周申购资金为2765亿元,环比下降45%。

  “这一方面是因为持续的货币紧缩资金面趋紧,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发现打新股已经不再是包赚不赔的买卖了。”昨日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延兵分析认为,目前新股这种高中签率、高破发率现象,是市场化发行制度改革效果的初步显现,但是未来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你看今天破发的双星新材为什么有的券商能给到81元的上限,而实际发行价却55元?虽然每个人对公司的看法会不同,但造成这种差异的背后值得我们去反思。”

  业内人士也提醒,根据现行IPO制度,网上发行对象为普通投资者、网下为机构投资者,网上申购不足部分,主承销商可划拨到网下发行,但网下申购不足的部分,主承销商不能回拨到网上发行。这也意味着一旦申购不活跃,主承销商将面临着较大的余额包销风险。在这一制度下,过高的发行市盈率可能导致发行失败。

  记者 徐海峰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