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券商招兵买马备战国际板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8日 05: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赵怡雯

  在国际板的筹备过程中,券商无论是广纳贤才,还是筹备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不少券商都选择资本融资的方式来为国际板筹措粮草。

  日前,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参加电视节目录制时表示,国际板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如建立法规、确定会计制度、有效监管,都已基本准备到位。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国际板的推出已经越来越近,这对于国内各家券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然而,业内人士表示,国际板并不是对每家券商都有利,国际板对券商估值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券商在人才筹备方面也需要下足功夫。

  求贤若渴

  “面对即将推出的国际板,国内券商当前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上海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斩钉截铁地指出,“是人才。”该投行人士透露,由于国际板对投行专业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已有不少券商在为招募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做准备。

  事实上,从近期一些大型券商人员流动上,已经可以嗅到国际板未开先至的竞争气息。6月2日,作为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身兼美林银行与IMF工作背景的王庆(微博),“如期”转会至中金公司。同时,也有消息称,中信证券香港分公司也储备了一些有外资投行经验的人。

  同时,一些中小券商也不愿意放弃国际板这块诱人的大蛋糕,纷纷与外资投行进行合作,成立合资券商来应对来自于大型券商的竞争压力。

  中原证券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邓淑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国际板对券商的估值定价能力要求更高,因此负责国际板承销的团队不仅需要深知国内IPO的流程,还需要对境外企业本身、境外相关法律比较熟悉,对承销团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

  “虽然目前国内的IPO项目中,部分企业有出口业务,在承销过程中会涉及境外事宜,但在国际板上市的企业大多为业务遍布全球的海外企业,如何预测这些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如何对这些企业进行定价,不少券商仍存在较大的盲区。”邓淑斌指出。

  筹备资金

  在国际板的筹备过程中,券商无论是广纳贤才,还是筹备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不少券商都选择资本融资的方式来为国际板筹措粮草。

  根据中国香港媒体的报道,中信证券将于6月上旬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初步集资额介于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上市由建银国际及工银国际担任保荐行。

  而6月1日,海通证券在上海举行H股项目启动仪式,其融资规模也在20亿美元。汤森路透旗下IFR报道预计,海通H股将于今年四季度在香港上市。

  民族证券分析师宋健表示,“H股发行上市后,中信证券国际化程度将更进一步。H股发行可以提升中信证券在香港及亚太地区的品牌声誉,有助于提高在海外与世界级投行的竞争力,扩大投行业务规模和份额。同时做好海外项目业务储备,为将来推出国际板先行占领市场奠定基础。”

  有利有弊

  然而,国际板的上市并非对所有券商都有利。邓淑斌认为,国际板启动初期,对像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这样的投行实力较强的券商会比较有利。

  海通证券分析师董乐也表示,国际板项目将集中在少数兼具大项目发行优势及国际化经验的券商手中,发行费率有望高于同类A股项目。在国际板发行对承销商在项目拓展、资本实力、国际化经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高盛高华、中金公司等合资券商外,本土券商中仅有中信证券等极少数公司兼具了大项目承销优势以及较为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同时,该市场的高度垄断性以及发行工作难度的明显提升,国际板的承销费率将明显高于A股同类项目。

  “各家券商对投行业务的定位都不同,同时对每个行业的优势也各不相同。”邓淑斌告诉记者,“对中小型券商而言,可以针对自己在某个行业的优势和特点来进行定位。”

  “外资投行拿到项目是自己单独做,还是送给自己只占1/3股份的合资券商,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因此,中小券商在国际板启动初期很难抢到比较好的项目。”一位深圳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但在大型券商都把精力放在国际板上时,中小券商可以通过对中小板、创业板,以及主板项目的承销,来提高自己的承销能力和业绩水平。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