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谭雅玲:人民币升值利弊都要权衡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9日 15: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财经》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兼多家刊物特邀研究员;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没有新的进展,双方因都不能放弃各自的主张和利益,只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元与人民币的货币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站在不同角度,都有各自的经济需求。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是有战略思想的,而中国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还没有非常健全和完善的想法,双方没办法讨论。

  人民币汇率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中国一直主张渐进式汇改,但从去年6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这与我们之前主张的一贯政策已经完全不同。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用舆论在推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在汇率问题上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混乱的,我们根本没有自己的主张,汇率水平是被别人绑架的。

  汇改七年来,中国提出的参考一篮子货币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落到实处,我们只知道单一的美元兑人民币,而汇率的固定模式框架在哪,谁都不知道。另外,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过去是“央行指导价机制”,现在是“撮合制”,是通过做市商来报价。而目前在中国,做市商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外资银行,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外资银行的声音占主角。

  再加上中国的市场情绪中有非常偏颇的认知,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人民币贬值就是倒退。所以,汇改七年来人民币汇率从来都是只涨不跌,只有2009年盘整了一年,之后的2010年到2011年就出现了人民币的大幅升值。

  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现阶段的市场情绪与中国股市2007年时的市场状态完全一样,2007年股市一路上涨到6000点,没有人冷静下来思考风险;去年6月人民币汇改重启后,当时评论人民币升值的底线是3%,因为出口企业的利润底线就是3%。可是,到现在为止,人民币汇率已经上升了5%,没有人去探讨企业是否能承受,我们的舆论中根本没有企业的声音,媒体和网络中报道最多的是外资银行的声音,其次是证券公司的声音。

  应该说,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人民币升值应该是利大于弊,但我们也不能只讲利,从来不提人民币升值的弊端。过去,中国是世界工厂,但现在已经不是了,现在的世界工厂是墨西哥、印度;过去中国的产品在美国占90%,如今再看看美国市场,印度、越南的产品很多,中国产品只占到第三位。所以,外国人在谈论人民币汇率问题时,都认为人民币升值最大的受益者是墨西哥和印度。

  从治理通胀的角度讲,无论用汇率来疏导通胀还是用加息来治理通胀都不对路子。用这两种方法来治理通胀都是教科书上的理论,是传统的经验方式。从供需关系看,需求决定价格,如果需求旺盛,价格就会高涨,就会发生通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用加息或货币升值的办法来治理通胀才是对路的。

  但是,目前中国的通胀并不是需求因素造成的,比如棉花涨价跟需求有关系吗?这完全是炒作和投机行为。央行不断地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胀形势还是无法控制。所以,按照现在的思维方式,用传统经验和教科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肯定不会有效果。

  2011年4月份的经济数据刚刚公布,食品价格上涨了11.5%,这说明农业产业链比较弱,农产品是流通环节,只有把农业抓好了,市场才能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所以,治理通胀要有针对性,第一要调整农产品的流通环节,第二要调整产业链。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了,农业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我们要从产业链上解决问题。中国太重视数量和指标,总是用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

  比如,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总是强调数量。实际上,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是数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我们对于外汇储备的概念已经老化了。应该看到,中国的农业很弱,中国的西部很弱,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也很弱,这些都需要投资和建设,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走出外汇储备不能用在国内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