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卷首语:财富的新游戏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5日 15: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慈善家》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今日之中国,与150年前的美国,在某些方面的类似表现,或许可以用马克·吐温的话一言以蔽之——历史不会重演,却总会惊人地相似。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已产生数量庞大的富人群体。据《胡润百富》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大约有千万富豪96万个,十亿富豪4000人,百亿富豪200人。

  而美国经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是一路高速增长,并成就了一批有影响的大企业家,如石油行业的洛克菲勒、钢铁行业的卡内基、汽车行业的福特等。在这个马克?吐温眼里的“镀金时代”,大量财富迅速集中在私人手中,造成了美国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

  正因个人财富的迅速积累和由此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富豪们纷纷成立慈善基金会,推动了美国慈善业的迅速发展以及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改良。这批现代意义上的慈善基金会相继诞生,使美国慈善业进入一个新阶段,有人称之为美国“慈善工业时代”的来临。

  现如今,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那么,中国的“慈善工业时代”是否即将来临?

  实际上,从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允许民间成立基金会开始,短短六七年时间,由富人或企业出资的非公募基金会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其数量与发展了三十年的政府背景公募基金会已旗鼓相当。

  2008年至今,富人慈善话题热度也大大升级,一方面是汶川地震带来的公民意识觉醒,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已经到了考虑财富归宿的节点上。

  随着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中国第一代富豪对金钱的认知日渐趋于明智;当财富数量的增加已难以再增加其幸福感时,为他人花钱,反倒可以让人得到幸福,自身精神境界亦得以升华。此时,企业家就随之升华为慈善家。

  放眼国内,已有越来越多像曹德旺(专栏)、余彭年这样豪捐几十亿资产的慈善家出现。

  诚如“裸捐”富豪余彭年所慨言:“儿子强于我,留钱做甚么;儿子弱于我,留钱做甚么。”他认为,子孙如果有能力,自会比自己做得更好;如果没能力,整天花天酒地甚至黄赌毒皆沾,有钱反而害了他们。

  而本期封面人物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也说,从福耀股票的分红所得,自己也花不了,也无需投入到“再生产”,除了捐出去,别无所能。

  我们承认合法财富的自由处置权,无论作为遗产留给子孙也好,乃至个人去进行高消费也好,只要是基于合法且遵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就没什么可说。从社会作用观之,留给子孙也很可能创造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即便用个人财富进行高消费,也会带动一系列的市场效应。

  不过,显然我们更为欣赏那些捐献给慈善事业的财富处置行为。我们乐见企业家们纷纷将一部分财富投向慈善领域,汇一条善的河流,促进社会的持续进步。这无疑是比他们的商业理想更大的情怀,也将给未来企业家们带来新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