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风电下海企业缘何喊晕船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20: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财经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风电的超高速发展是“十一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一大亮点。随着陆上风电资源的日益紧俏和长距离输电的困扰,海上风电开发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风电“下海”的过程中,一些在内陆“风驰电掣”的领军企业,却表示有“晕船”的感觉。海上风电究竟前景几何?大规模开发又遇到哪些障碍?

  2015年装机目标500万千瓦

  2010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73万千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新增装机容量1893万千瓦,保持了全球第一的排名。

  虽然陆上风电超高速发展,但我国的海上风电才刚刚起步。2010年随着上海东海大桥近海风电和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等一批示范项目投产,我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4.25万千瓦,占风电装机总容量的比例不到1%。

  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看来,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一是国家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二是我国的海上风电资源也比较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详查初步成果,在我国5到25米水深的海域内、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5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5亿千瓦。三是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靠近传统电力负荷中心,便于电网消纳,免去了长距离输电的烦恼。

  在诸多有利条件下,易跃春指出,2015年我国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预计可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

  多重因素制约风电“下海”

  虽然前景一片大好,但现实却要艰难得多。国内最大的风电开发商——国电集团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说,在进军海上风电的过程中,企业感觉有些“晕船”。

  导致“晕船”的颠簸,首先来自于海上风机的质量。近年来,我国的风电机组制造业实现了“跃进式发展”,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一批企业相继上市并在国际上排名靠前。但过快推进带来的隐患也开始频繁显现,一些陆上风机多次出现脱网、倒塌等事故,给行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谢长军指出,从目前情况看,并没有特别令人满意的海上风机。为此,龙源电力在其运营的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中,使用了8家厂商的16台试验机组,期望找到最合适的机型。

  此外,海域使用的矛盾也是一大制约因素。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告诉记者,近海海域不同于西北的戈壁荒漠,在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军事、电缆、航运、滩涂围垦等多方面的因素,部门协调难度较大。

  一位开发商表示,自己在做海上风电的前期工作时,突然接到地方上要变更海洋功能的通知,前期投入面临“打水漂”的困境。他呼吁各地政府要做好工作,在海洋功能规划中为风电留一席之地。

  “小步走”或成主流现阶段指望仍不现实

  面对这样那样的掣肘因素,谢长军表示,龙源电力开发风电的策略是“小步走、不停步”,而大规模的开发可能要等到“十二五”后。

  易跃春介绍,目前我国的海上风电开发规划是,重点建设江苏、山东基地,推进河北、上海、浙江等地的海上风电建设。

  这样的侧重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有道理的。在浙、闽等东南沿海省份,台风的破坏力非常强,现有的海上风机并不足以抵御这一风险。

  此外,开发海上风电的收益也值得企业慎重考虑。由于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时每度0.6235元到0.7370元之间的中标价格大大低于业界预期,很多专家怀疑这一价格区间不足以让海上风电场实现长期盈利。

  考虑到种种制约,即便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能达到500万千瓦甚至超预期,相比2010年我国超过9亿千瓦的电力装机总容量来说,比例仍是十分微小的。“指望海上风电缓解电荒根本不现实,它更多的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探索。”施鹏飞认为。(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