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故事突然下跌正是布局良机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9日 13: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红周刊》特约/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国庆

  再次提准引发恐慌

  上周到本周一,市场在精心修复技术图形,力图走出一波反弹,但是本周二经济数据公布以后央行的再次提准,导致了短线资金大面积的多翻空,反弹夭折。

  这一次央行提准,多数人把这看作是一次明显的紧缩信号,投资者也产生了更大的恐慌,毕竟市场资金已经很紧了,如果央行再进一步紧缩,后果堪忧。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央行这次的提准,与其说是表达一种政策指向,还不如说是表明了一种犹豫和观望心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无奈。

  经济数据出来以后,通胀同比数据再创新高,央行再次成为千夫所指,它在2009年大规模发行货币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再次遭到质疑。为了表明态度,货币政策肯定不会马上放松,至少在形式上如此,于是提准再次启动。之所以提准,是因为没有政策可选了。加息是多数人呼吁的,但是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热钱涌入的气势,央行轻易不敢动,因为后果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大量发行央票?也不行。本周仅仅发行了20亿央票,而且利率大幅飙升,如果发行2000亿元,那还不知道利率升多少。央票发行如果导致利率大幅飙升,那和加息有何区别?央行不能采纳。但是本月6000多亿元的到期央票总得想办法对冲,所以只好提准了。

  主动性货币紧缩将告一段落

  提准从形式上看是一种紧缩行为,但综合效果如何则要兼顾公开市场操作情况综合来看。仅从最近四周公开市场连续投放3450亿元货币看,把央行提准将收回的3837亿元货币也对冲得差不多了,再加上3000多亿元的外汇占款增量,近期的货币政策实际是明紧暗松。但是市场利率为什么会提高?答案很简单:因为前四个月收缩货币的力度很大,累积的货币紧缩效果已经显现,即使现在稍微放松一点,市场依然感到比以往更紧。

  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表现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紧缩后,货币乘数会大幅度下降,资金周转效率会迅速降低,就是说即使相同的资金也达不到紧缩前的使用效率了。我们现在就是处在这个时期。这就是货币政策的运行周期匹配问题,央行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2010年周小川(专栏)在总结2008年货币政策的失误时,比较隐晦地承认了这一点,按他的说法是“货币调整的初相角”难以把握。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央行没法准确地进行货币和通胀的前瞻性调控,二者的运行周期经常错位,通胀和经济减速并行。

  按照我的分析,主动性的货币紧缩政策大致告一段落,但是资金紧缺的局面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尽管基础货币不少,但货币乘数在下降,而央行又预判不了乘数下降的速度。在这种局面下,阶段性的资金紧张在所难免,股市的突然下跌可以理解。但是,事情会在不久之后出现转机。

  下跌正好是布局时机

  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在承认现实的同时,对市场并不悲观,认为下跌对于空仓者恰好是买入时机。当然,央行对货币的调控应该做得更好,可实践证明,它的操作不是过松就是过紧,我们投资者也只好将就一点了。

  当然,市场下跌还与近期欧债危机复燃导致的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急挫有关,反正坏事都赶到一起了,下跌超预期一点,可以让底部做得更扎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