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龙军:洪水能否冲醒我们大兴水利的决心?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2日 20: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久旱逢甘雨,人们期待已久的一场场大雨,却让一些地方又成为“泽国”。武汉市城市建设部门的干部在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配套,有的管网虽是新建的,但有的管网还是清朝时期留下的,“肠梗阻”现象容易发生。

  类似武汉城市排水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城市尚且如此,农村情况又如何呢?连日来,全国各地不断传来洪涝灾害的讯息,大量村庄、良田被淹,广大军民奋力抢险抗灾。

  本来,天要下雨天上有太阳,这是客观规律,是自然现象,是滋润地球万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近些年来,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气似乎越来越不可捉摸,“非旱即涝”出现的情况似乎越来越频繁,人类投入到抗灾救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越来越庞大。不仅贫穷落后的国家如此,而且发展中国家乃至于发达国家也是如此。相比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显得十分脆弱与渺小。

  然而,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恶劣天气并非今日之时代才有。据《低碳战争》一书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关于气候的记录显示,在以往几千年中,出现过几次由暖变冷、又由冷变暖的周期性变化,在三四千年前,中国大多数地方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还高。人类曾经历过的大灾大难数不胜数,而且,人类也在大灾大难中不断磨练和成熟,给今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与天斗与地斗的宝贵经验。

  其实,气候变化并不可怕,气候变暖更是有利于生物圈的繁荣和人类的发展。据考证,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时期大都出现在气候温暖期,大唐盛世时期的气温不仅比魏晋南北朝要高3℃,而且比今天也要高1℃-2℃。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或洪灾面前,一味地强调客观自然原因,一味地归罪于大自然的不可抗力,那便连古人就不如了。古人中,既有大禹治水的励志精神传承至今,又有历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的都江堰等一大批水利工程依然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当然,今日之水利工程的浩大并非古时能够相比,单说一个三峡工程、一个南水北调工程,还有千千万万座大小水库工程,其对人类的贡献都是古人无法想象的。

  但是,已有的工程和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努力就可停步了。相比今日之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的旱涝灾害,我们还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今人对于自身生活条件的要求之高,也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了。

  尤其在当下洪水肆虐地扫过祖国各地之后,在冲走了我们许多兄弟姐妹生命及财产的同时,应该更加冲醒我们踊跃推进水利建设“大跃进”的决心。唯有此,面对自然的破坏性力量,我们方可更为从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可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