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快工”也要出“细活”
解说:全年过半,保障房建设开工不足四成,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能否如期完成?缺资金、缺土地,保障房建设如何快马加鞭?《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为您播出的《今日观察》。今天我们要首先从一个百分比说起,这就是34%,这是日前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一个数字。根据统计,截止到今年的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达到了340万套,这是全年计划的34%,那么这个34%离今年全国建设1000万套保障住房,还有660万套的距离。2011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保障房的建设还没有过半。那么今年1000万套保障住房的这个目标能不能够按时完成?各地保障房开工建设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将就此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一位是向松柞,另外一位是张鸿,同时也请大家和我们一起来互动,共同进行我们的节目。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保障房建设现在的部分的完成的情况。
解说:临近年中,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度如何?
6月11日,在石家庄召开的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透露,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占计划的34%。据介绍,这一开工率高于去年同期,从绝对值看,前5个月开工340万套为历年来最高,然后由于开工率尚未过半,有关保障房建设进度太慢的质疑声不断。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三成的速度相对来说不算快,低于社会的预期。”
从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上海动迁房开工50%以上,经济适用房项目完成约25%;江苏省45万套的建设项目目前开工率已经超过四成;重庆已开工20.4万套,占年度保障房建设总量的41%;浙江省18.5万套保障房任务已完成33.2%。然而,压力之下,也有一些地方成绩突出,河北宣布截至5月底,全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4万套,完成2011年工作目标的69.7%;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介绍,今年辽宁省计划新建各类保障房34.88万套,其中,已有近30万套全面开工建设,开工率八成多;湖北省住建厅厅长李德炳6月8日透露,截至5月底,湖北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为49.67%,进度比全国大部分省市要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总体看,各地区加大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建设进度总体正常,但有的地方进展仍然较慢,目前仍有6个省区的开工率不足20%,必须进一步加快进度,丝毫不能有任何放松。
姜伟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今年各地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
解说: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不到150天的时间里,约7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要上演“生死时速”。
主持人:当我们现在再来说这个保障性住房的时候,大家肯定非常注重两个关键词,一个就是“速度”,另外一个就是“质量”。那现在我们就先来说一说这个“速度”,今年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是340万套,那么离1000万套还是有点距离的,大家担心这个速度会不会是慢了一些?
张鸿(财经频道评论员):按照规定的话,它是慢了,按比例它也是慢了,因为340万套,一年是1000万套,这很好算,34%,那5月份截至了,12个月里面它占41%,所以就是说你肯定是慢了几个百分点,是吧,这是一个全国平均数,而且在一些政策的执行上也慢了,比如说5月10号的时候住建部就有一个规定,说20个工作日之内你要把你的进展项目等等这个都要公开,但是现在我们看他们公开的也不多,所以这个就是慢了。但是要算绝对数值的话,好像也不那么慢,因为340万,你看啊。
主持人:这个怎么理解?
张鸿:340万它这个数字是一个保障性住房的一个完成的一个数字,然后我们如果折算成平米,按照去年的住宅面积算的话,它占的比重并不轻。我找了一个其中就是《新华社》报道里面提到的一个天津市,天津市今年上半年新开工的保障性住房是394万平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就完成了全年的31.6%,你看,没达标吧。
主持人:对。
张鸿:才完成31.6%嘛,但是如果和去年上半年的保障性住房开工面积264万平方米比的话,它增幅是50%,也就是说油门“嚓”一下上去了,这个你就说它这个力度挺大的。而且你要再对比一个数字,就是去年天津市上半年新开工的住宅面积是316万,不光是保障性住房啊,就是住宅面积……
主持人:整个?
张鸿:整个的房地产市场住宅面积316万,它比那个都超出了四分之一,这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可能起码从数字上我们看到,这个394万平米,它已经达到了整个市场的这个是不是开工面积的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大的一个能力。
向松柞(财经频道评论员):张鸿刚才讲的这个数据确实今年跟保障房下达的任务可以称为叫史无前例。
张鸿:对。
主持人:对。
向松柞:那从中央做这个决定,你想1000万套,去年是500万套,其实没有完全完成。
张鸿:580万套。
向松柞:去年580万套去年没有完全完成,那么今年1000万套以现在看起来,我们通常中国一句话叫做“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是真正现在时间其实已经过了不止一半了,因为是要11月份,在11月份之前,不是年底,在11月必须全部开工,所以现在离11月其实有5个月了,那么“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我们现在看从目前的报告,“任务过半”其实就三个地方,三个省,一个是辽宁完成了80%,河北完成了差不多70%,湖北完成了50%,剩下的都没有过半,比较好的还有重庆40%、江苏是40%、浙江33%、青海,上海25%、广东只有20%,还有刚才张鸿你讲的,还有6个省市是不足20%的。
张鸿:不知道,不知道是哪儿。
向松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看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下半年,其实下半年还有5个月的时间,5个月时间要开工660万套,660万套也就是说你的速度比前面的5个月你至少,你前面6个月至少你要加2倍的速度。
主持人:还得提升很大的幅度。
张鸿:油门还得加大。
向松柞:不是一般的加大,需要是2倍的速度你才有可能完成。当然有的建筑行业的房地产行业的专家讲,说本来我们房地产建设的开工,一二三四,四个季度它的分布大体上就是一季度可能是10%几,二季度20%几,三季度30%几,四季度30几,40%。
主持人:这个是递增的。
向松柞:所以它是递增的。
张鸿:对。
向松柞:他说这个里面是有报批的原因,有这个气侯的原因,比如说一季度天气比较冷不适合开工,所以似乎这也是有希望,就是说还是可以完成,在11月份可以完成。
主持人:也就是说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来说,就是过去的这6个月基本上应该算是一个淡季,是不是。
向松柞:一个淡季,对。
主持人:再往后会越来越旺,越来越旺。
向松柞:所以小丫你这个解构解读非常对,就是说到底11月底,这个660万套能不能开工的核心关键是在后面的两个季度,就是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是最关键的,所以这就要看,这个必须要快马加鞭才能完成。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大家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速度是充满了期待,但是同样我们也看到在承担着建设任务的一些具体的城市而言,还有一些具体的因素在影响着保障性住房的这个速度和发展,我们一起来整体的了解一下。
解说:先来看一组数据,据住建部估算,完成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所需要资金至少1.3万亿元,其中,中央、省级和市县政府将承担5000多亿元,剩余的8000多亿元要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被保障对象以及所在企业筹集。
目前保障房资金缺口较大,地方的压力可想而知。
岳宏(青海省住建厅副厅长):去年我们整个基础设施配套资金这一块我们大概缺口就有几个亿的资金,感觉到融资也是非常难,银行放贷现在也很谨慎,我们现在有一些融资平台,也是感觉到就是融资这个方面也是非常困难。
解说:其实很“差钱”的不只是青海,包括四川、广东、甘肃等地也都先后遭遇资金困境。为了解决保障房资金缺口,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通知》的下发,意味着保障房建设专项融资“瓶颈”有望得到根本突破,保障房建设将是今年下半年最大最确定的项目。而根据财政部最新发布的发债计划,今年发行2000亿元的地方债,所募集的资金也将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首期500多亿地方债将于6月27日上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杨宏旭认为,政策的开闸,将使企业募集到3000亿—4000亿规模的资金。然而杨宏旭同时认为,两大平台开通仍不解渴。
在最近落幕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表示,保监会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上海地区开展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等投资活动。
目前,平安保险已发起债权投资计划,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支持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
去年底,北京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与七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签订了总金额为700亿—800亿元的债权投资计划。
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首次使用公积金增值资金收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新江湾尚景园”总投资14.98亿元,为上海的公租房“储备库”新增住宅2200余套。另外,天津、上海等地也在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投资信托基金设立工作。
主持人:刚才我们集中梳理了一下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的这些具体的一些原因,我注意到今天大家也非常地关注我们这个讨论的话题。就有朋友他就发来这个信息就说,“这个媒体报道财政资金不足,商业贷款难获得以及成本增加是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缓慢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我看来,政府并不缺钱,缺的是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这个积极性。”
那我们就说困扰保障性住房建设一个是资金,另外一个就是土地。
张鸿:对。
主持人:那么对于这个之前我们讨论过的资金和用地的问题,会在多大的程度上来影响到这个保障性住房的一个推进呢?
张鸿:反正现在地方政府如果他没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话,他往往会说我缺钱。
主持人:或者就说我真的是拿不出地来。
张鸿:因为你按照逻辑上来说,也的确好像你给他算算帐的话,好像是收入减少了,我们并不知道收入减少了是不是就没有钱投入到这个保障性住房建设,但是它和原来相比确实收入减少了,因为经过房地产的调控,土地的这个拍卖的这个价格不可能再一个一个“天价”出来了。所以土地出让金的,尤其是一线城市收入就在减少,而我们建设这个保障性住房有一个要求是按照土地出让金净利的10%要拿来建廉租房,可是我的收入减少了,我10%也就缩水了。
主持人:也相应算是缩水。
张鸿:你比如说今年你看1到5月份北京的土地出让金的收入下滑了84%,上海下滑是44%,所以当它这个大幅下滑的时候,那它当然就有理由说,你看我这个投入到那里面的钱也会减少。
那还有一个刚才谈到了企业,那企业它本身它在这里面获利就很少,我们规定它3%的这个利润,那除了它可能会偷工减料以外,那它这个积极性就会减少,而且现在的整个融资环境开发商他的这个贷款的难度也在增加,你像去年以前,建保障性住房的话,他的贷款基本上能拿到基准利率,银行规定的利率我能拿到差不多,甚至还有下浮,比如说10%到20%,现在基本,利率基本拿不到,你甚至还要上浮,所以这样的话他的成本也会增加,所以从这个,单纯从资金的逻辑上来说,好像它们都是有理由的,但是不管理由是什么,既然我们规定了1000万套在那这是一个任务,那它就不是说我定价说让你可以讨价还价的,就是你必须得完成。
主持人:这是一个硬指标,你必须得完成。
张鸿:对。
向松柞:就刚才张鸿讲那个土地出让金的问题,其实我觉得整个从保障房建设未来来讲,“差钱”可能会成为影响保障房顺利建设的最主要的麻烦。
主持人:这个怎么理解?
向松柞:以现在今年,比如说1000万套,其实算这个帐好像是不多,1.3万个亿,1.3万个亿是很多吗?而且中央在年初确定这个工程的时候已经讲得很清楚,就是中央、省、市、县,就是各级政府会拿多少呢,拿5000个亿,另外8000个亿是通过社会渠道来筹措这个资金,现在看起来已经根据各地的报道,其实阻碍这个保障房建设的主要是钱了,不仅是中西部缺钱,你比如说青海说缺钱,四川说缺钱,然后现在广东说也缺钱,你觉得非常怪异的事情,广东这么富一个地方为什么缺钱?所以这个里面我们会看到,就是说保障房建设在各级地方政府里面是不是真正上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的地位,这是需要有一个问号的。
主持人:但是刚才张鸿说到了这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不管你缺钱也好,叫苦也好,叫穷也好,总而言之你要完成这个指标的。
向松柞:所以你看最近李克强副总理在石家庄召开的全国保障房工作会议上已经说了,说中央政府准备在加大对地方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其实年初中央讲,说我们中央最多可能拿1000到1200个亿,就说在5000个亿里面,中央政府会拿1000到1200亿,那现在具体拿多少,增加多少不知道。
张鸿:现在难的是地方的配套和这个社会的那些,需要社会解决的那部分资金,但是大多数……
向松柞:你比如说地方配套,去年很多卖地卖到2.7万个亿,按照中央的要求,你至少拿出10%,10%多少?2700个亿,这就好像差不多了,问题是现在其实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拿够。那么另外的8000个亿我觉得难度更大,因为8000个亿说白了就是两条路,一个是找银行。
主持人:贷款?
向松柞:一个是发债,现在银行贷款已经是非常困难了,我们知道流动性一直在收缩,而且保障房的建设周期那么长。
张鸿:收益也……
向松柞:资金回报率又低。
张鸿:对。
向松柞:银行是不愿意贷款的,而这银行一再讲,说不要把保障房的资金全部把这个宝压在我们银行身上,有问题,好,那剩下就发债,发债是发企业债?还是发地方政府债?这有一些审批的问题,又有很多程序的问题。
张鸿:地方政府已经不能再发债了。
向松柞:地方政府已经很多地方它不能发债,企业发债现在很多要审批,所以我现在判断,这个如果中央到地方政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可能这个“差钱”会真的会影响我们的保障房的进度。
主持人:那对于渴望住上保障性住房的人们来说肯定是期待着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又快又好,能够“快工”出“细活”,那么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呢?稍候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解说:“快工”也要出“细活”,千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如何能够既保数量也保证质量?《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各位继续关注,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保障性住房,目前我们看到一个百分比,34%。那么对于年底要实现1000万套这个目标来说,大家还是充满了期待的,那一方面大家期待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快,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也非常的期待保障性住房建设要好,质量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最近这些年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的一些因素和问题。
解说:近来,保障房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6月8日召开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一上来就拿出了前一天的《人民日报》,其中名为“部分保障房质量存隐患”的文章,报道了广西住建厅督察组在抽查中发现,部分保障房质量存在隐患,并且仍有工程项目使用违规的“瘦身钢筋”以次冲好,验收疏忽大意等问题。
郭允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希望各位如果对这篇文章没看的话,一定要认真看一看,一定要吸取他们的教训。
解说:保障房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广西抽查出的质量问题并非偶然。去年,北京的“明月湾”保障房因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被责令推倒六栋重建,紧接着,青海省最大的拆迁移民安置工程由国家招标,江苏省数家特级和一级建设企业承建的“康川新城”又成为最新版本的“楼脆脆”,阳台栏板等多个项目强度不足,部分楼层被要求拆除重建。这些质量问题的接连曝光加重了公众对保障房质量的担忧。
姜伟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保障性住房这项好事,真正做好,好事做好不容易。
解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6月11日在石家庄出席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时强调,“要确保建设质量实行保障房建设问责制度,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在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主持人: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慢工出细活”,但是大家现在对于这个保障性住房的一个期待,同样还有1000万套这样的一个指标一个目标在我们的面前摆着,所以我们期待的是这个“快工”还要出“细活”,那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向松柞: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这个《今日观察》好像也不是一次谈保障房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对保障房几乎每个环节都担心,现在担心是不是按时开工?担心是不是能够按时竣工?担心是不是能够公平公正的分配?但是我觉得从长远来讲,可能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保障房的质量是不是让人能够放心得住。
主持人:对。
向松柞: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现在因为保障房建设是什么呢?就是基本上是委托这个很多房地产的私营的房地产企业去建设,相当一部分是这样的,那么面对商品房市场这么高额的利润,而保障房建设是非常低的利润。
主持人:对。
向松柞:所以这种利润的这种冲动它会迫使他继续去偷工减料,甚至去完全是“乱搞”,我觉得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想这个办法,就是说有没有,你必须要考虑一个新的机制,通过一种新的机制你能够确保它斩断它这个利益的冲动,让它安安心心地确保这个保障房的建设能够保质保量,这是提出我们现在一个最大的困惑还没有解决。
主持人:就是从制度上让它没有这个漏洞可钻?
向松柞:对。
张鸿:对,像这样建筑质量问题可能也不仅仅是保障性住房所独有,商品房市场我们可能也会有什么“楼脆脆”啊、“楼倒倒”等等这样一些问题。
主持人:对。
张鸿:那保障性住房既然我们说是安居保障的一个这个房子,所以能够保障你住,能够安心让你住,这还不是经济帐,说你浪费了多少资源什么的,那是一个根本上的一个人的生命的安全的问题,这是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硬的质量。还有我觉得软的质量。
主持人:这是什么?
张鸿:软的质量是什么呢?一个是数量的真实,如果我们最近看保障性新闻的话,除了质量,老向说的质量上的一些负面的新闻,还有一些数据上的作假。
向松柞:对。
张鸿:比如说河南啊、江苏啊等等地方就报出,有这个把老师的宿舍或者是职工的宿舍。
向松柞:算作保障房。
张鸿:算作,我为了完成任务,这相当于去年底很多城市拉闸限电,因为要政绩考评了所以我拉闸限电,但是那个目的和我们最初的那个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就是你拉了一会儿居民的电,是不是真的节能减排了?那我们现在这个,你把那个数据算进来了是不是完成了我们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性住房的这样的一个目标,你可能你数字上是完成了,但是真正的是不是完成了。还有一个就是分配的质量,这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没有,深圳前一阶段又报出有一些开豪华车的可以去住保障性住房,这个整个这里面的分配机制,分配的透明,我想这两个问题,加上老向刚才说的那个质量问题,这三个问题加一块比我们真的到年底是不是考评,能不能达到1000万这个数字要重要得多。
主持人:现在就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有怎样的观点和建议。
徐滇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企业它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让企业来搞廉租房建设,这个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的,廉租房本身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所以不属于市场范围,它是政府行为,政府应该从公共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拿出足够多的钱来关照民众的生活。
曹建海(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通过土地税费的减免使它成为一个好的营业项目,这样可能会有很多企业能够进来,特别适合于一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方式进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拥有正常利润,长期的一个投资模式。可以鼓励有条件的,都可以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但是前提是什么样的人可以买这样的房子,全部要纳入到保障房的信息平台当中,符合条件的才能购买这种集资房。
主持人:听到了这么多的观点和建议,在今天我们这个节目的最后我们要来展望一下未来。我们现在眺望一下年底保障性住房的目标是1000万套。
张鸿:对。
主持人:那眺望一下5年之后是3600万套,这对于我们的建设也好,对于我们的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要求。
向松柞:其实坦率来讲,我觉得现在中国整个保障房的建设我们仍然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从土地、资金、到分配、到管理、到责任的追究,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政策。所以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在前面580万套,在前几年或今年基础之上,深入去总结这个经验,形成一整套的配套的政策,确保这个保障房“民生”工程能够做得又好,而且又能够及时。
主持人:其实这不光是一个修房子问题。
张鸿:对。
主持人:还有这个机构和结构的一个不断的完善和搭建的过程。
张鸿:对,它当然需要一个更高的要求来做这个保障性住房的这个建设,但是我觉得我们先从最低的要求做起,就是公开,因为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应该是所有的进展,每个城市都应该能查到你所有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项目,然后每一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它到底归属于哪?但是我真的到了很多地方的这个政府住建委或者住建厅的这个网站上去查,详细的信息很少,它只告诉你这是一个什么小区,然后哪个开发商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