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上市公司偏爱理财产品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3日 10: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大众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讯 随着新股不败的神话破灭以及通胀背景下存款“负利率”,不少上市公司也“坐不住”了。昨日漫步者和伊立浦分别公告拟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已有24家上市公司加入理财大军。

  上市公司为何跟风理财产品?漫步者在其公告中就称,公司一直留存着充足的货币资金,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的自有闲置资金大约有5亿元。平时流动资金一般以活期存款停留在银行账户,即使加息后,目前活期存款利率也只有年息0.5%。

  据记者统计,已有打算投资理财产品的23家公司中,涉及的理财金额数额从3000万到40亿元不等,其中海螺水泥的投资热情最高。公司打算与安徽国元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5%;与四川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资金7.5亿元,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公司购买7.5亿元中银集富专享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期限为18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

  此外,长安汽车打算用不超过5亿元资金对货币型基金、银行类理财产品(保本型)进行投资;盘江股份也计划用不超过人5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低风险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云南白药、海格通信、广电运通也都各自打算用不超过3亿元对银行类理财产品(保本型)进行投资。

  记者发现,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目前主要集中在银行类的产品上,但也有公司钟情信托产品的,比如海螺水泥就是其中一例,陕鼓动力也决定斥资6亿元购买中信信托两款理财产品;此外上市投资理财产品的期限均不超过1年。

  “话说回来还是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上市公司募资主要还是应该去做大做强主业的,但是募集资金是一次性到位,而项目投资则是连续投入,这会形成一个空档期,比起前期新股超募买房买车来看,买点理财产品实现资本增值还算好些,但是理财产品并非就是无风险收益,所以怎么为这些暂时闲置的资金找出路确实是个头疼问题。”昨日一位业内人士就对记者表示。

  在利益驱动下,已经有上市公司的投资理财出现“越轨”现象。深圳惠程日前披露,其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公司违规利用募投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深圳惠程去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52亿元,募投项目公司吉林高琦本应将募集资金存入专项账户,但却先后五次购买中国银行吉林分行的理财产品,共获利息100.59万元。

  值得警惕的是,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获利,在一定程度上是给公司财务报表“掺水”,误导投资者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从经营者角度看,投资理财尽管来钱快,但风险不为上市公司所能控制,并非上市公司所长。

  记者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