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记者马翠莲
本报讯 6月23日,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代表银监会出席经济学人杂志主办的“2011领军者系列峰会”,并作“在再平衡中不断前进的中国银行业”主题发言。廖岷指出,从各项审慎监管指标包括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拨备率、盈利水平,以及风险防控能力、审慎经营理念等方面来看,当前中国银行业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这些成效的取得既包含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同时也得益于监管者这些年来在加强银行公司治理、推进风险监管、科学监管等方面的大量付出。
廖岷指出,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正经历一个再平衡过程,中国银行业同样需要紧密跟随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和步伐,在自身再平衡的过程中不断转变商业模式,提升经营和创新能力,并强化风险管理。
廖岷在介绍中国银行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着重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对于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期限错配问题,廖岷指出,监管部门一直关注并指导银行加大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同时审慎性地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
对于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廖岷表示,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对每笔平台贷款进行重新审核和分类,要求银行依据风险覆盖率对资产进行归类,并且在资本计提、风险拨备、贷后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对于房地产信贷问题,廖岷称监管部门已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做好差异化房地产信贷和贷前尽职调查。要求银行采取各种风险控制措施,比如用在建工程抵押替代土地抵押、建立房地产开发商名单制度等。并组织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做了多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多情景压力测试,以进一步提升对房地产贷款风险的前瞻性监测、系统性地预判和管理。
对于应对国际监管改革挑战方面,廖岷表示,巴塞尔III的实施将在更严格的指标监管与日常监管两方面加大对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标准一直坚持以国际监管标准为最佳参照系,并密切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监管部门在资本充足、流动性管理和计提拨备方面,始终致力于更高标准和更加透明的银行业监管环境建设。
廖岷认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除了需要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人才,还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首先,监管者和经营者需要进一步提升宏观视野及思维。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当中的重大问题已反映在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在看到我国当前银行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监管者和经营者都应当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宏观视野,加大对上海市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和方向的了解,这是我们做好上海银行业经营、发展和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
其次,上海银行业需要进一步推进创新。要满足上海相对较丰富的多样性金融需求,银行业需要创新,监管者也要鼓励真正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创新。创新也是上海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规模到能力的真正转变的动力。
再次,上海银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有效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有效地加强单体、区域和系统性风险管理既是银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维护上海金融中心良好信誉形象的重要环节。
此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协作和交流,特别是要加强金融业与其他各行业、各金融行业与地方政府在观念、信息与思想上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了解,为金融中心的建设形成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