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相机抉择考验调控智慧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7日 07: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记者 李倩

  刚刚过去的一周,由于持续“高烧”的CPI数据,加不加息、何时加息就成为炎热夏季里一个绕不开且不断升温的话题。

  从物价角度看,在5月份CPI上升5.5%,创下近3年来最大升幅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猪肉价格已经高得有些离谱。农业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第二周全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3.6%。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5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对CPI贡献近20%。6月22日,国家发改委表示,由于目前猪肉价格依然“疯狂”,粮食价格仍将小幅上升,预计6月份CPI涨幅将高于5月份。

  就流动性而言,经过12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4次加息,银行贷款谨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也早已高于基准利率,而1年期存款利率不过3.25%,CPI高企、负利率持续、央票一二级市场倒挂仍然严重……加息,还是不加息,这是个纠结的问题。

  实际上,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抑制通货膨胀更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面对通胀,央行一直在行动,并多次强调要控制引起通胀的货币条件。去年以来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应对通胀的决心不容置疑。伴随着货币信贷的不断收紧,金融管理层和整个银行系统几乎承担了宏观调控的所有压力,“钱荒”也由此在银行间蔓延开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激进,加息可谓慢如“蜗牛”。分析师越来越担心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的效果有限。从不加息的效果来看,显然有利于大型企业、特殊项目、金融机构,不加息是对行政信用庇护下的大企业的呵护,而对中小企业、中国经济发展、抗通胀极为不利。加息或可打开调控空间。

  与国外大多数央行采取单一的通胀目标制不同,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围绕物价、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来制定的,需要缜密的统筹和权衡。

  目前的问题是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外汇占款上升……各种问题、矛盾交织在一起,主客观都要求货币政策必须加强对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在几个目标间进行权衡取舍。加之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主要西方国家央行维持低利率,若中国加息步伐过快,也确实有引发“热钱”流入、加剧通胀及国内资产泡沫之忧。

  值得关注的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抑制了银行放贷能力,但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活动近月来大幅增加。很显然,随着我国融资结构的发展变化,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渠道已经实现多元化。

  因此,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市场研究总监鲁政委(专栏)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落”和“滞胀”的看法都言过其实。当前经济的平稳减速,恰恰正在为未来4至6个月之后物价最终出现回落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目前工业企业的日子虽比去年第四季度要困难一些,但总体经营状况仍在正常景气区间。仔细分析诱发工业企业出现困难的因素,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恰恰说明目前的紧缩政策仍有继续维持的必要,而不是要立即放松,否则,这两方面的价格就会上升得更快。而尽管目前仍保持紧缩,但固定资产投资还在加快,显示很可能有限的社会融资总量在国有部门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配置出现严重失衡,这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对政策预期的看法是:经济平稳回落,但物价仍在高位、新涨价因素还不断出现,表明未来宏观政策应由前期的'主动收紧'转向'保持中性'。但'保持中性'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地'观望',而是如果有新增流动性注入,仍应继续回笼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水位'不变;如果通胀率继续上升造成市场通胀预期上移,仍应加息以保持实际利率水平的大致稳定。”鲁政委预计,7月份将会有1次加息,市场流动性紧张将较6月份明显缓解。

  多数市场人士也认为,鉴于年中前后物价涨幅可能再创阶段性新高,不排除利率调整窗口再次开启的可能。毕竟,利率水平长期低于通胀率,会强化居民通胀预期;而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会导致央票大规模发行受阻。“不改变储蓄实际负利率的格局,不消解'钱荒'中民间短期资金套利的空间,不可能真正阻止'热钱'和境外其他资金持续不断地流入中国境内。”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指出,提高利率,不仅可以约束贷款需求,还可以抑制地方政府的各类低效率的,甚至是浪费的投资冲动和贷款需求;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高不下的房价,抵抗CPI继续上涨。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再次表示,中国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很显然,要控制通胀预期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宏观调控远没有结束。

  如此看,当前情况下,加息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而何时加?怎么加?则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