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媒体已经曝光的情况下,相关监管部门不应再有任何借口,必须尽快顺藤摸瓜,彻底查清、摧毁地沟油的地下产业链。对那些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要坚决问责。
新华社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加工出的油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
关于地沟油,这已经不是媒体第一次曝光。但有些监管部门似乎不太把地沟油“放在眼里”,比如去年,北京市工商局有关人士曾表示,地沟油的酸败非常厉害,臭味很大,而要想把酸败味消除,进行提纯,其成本是很高的,因此不太可能进入餐馆再使用。现在看来,监管部门低估了造假者的能力。
从报道来看,地沟油工厂成功的“秘诀”大体不外乎两点:一是这些违规者“组织严密”,形成了“势力”,有了“老大”,客观上给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二是必然存在公权力的庇护,正如某“地沟油”加工窝点负责人所说,“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是绝对不敢炼油的。”
但不管是客观难度,还是主观不作为,监管部门都难辞其咎。任何一种食品的监管,大致分为原料、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但在这三个环节,“地沟油”的监管都存在很多疏漏。
据统计,北京市每天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大概为1750吨,而正规途径的日处理能力只有五六百吨。每天一千多吨的餐厨垃圾去向不明,无疑是个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但有关部门一直未拿出解决之策,这就为地沟油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在生产环节,许多地沟油工厂不仅有日均几十吨的惊人产能,其中一些还证照齐全,包括政府信誉担保的食品QS认证,由此地沟油工厂能“合法经营”十几年。而在销售环节,地沟油工厂老板“只要找人,什么证都能办下来”,核实证照等监管手段形同虚设。
在媒体已经详实曝光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不应再有任何借口,必须尽快顺藤摸瓜,彻底查清、摧毁地沟油的地下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对那些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要坚决查处问责。
地沟油的产业之所以能够在京津冀一带做大,就是跨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这样的情形在前段时间曝光的“黑心烤鸭”事件中,也曾经出现过。北京的执法人员到了河北农村,却什么都查不出来。
京津冀一体化呼吁了很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京津冀一体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也亟待浮出水面。而地沟油产业既然已经在京津冀的监管夹缝中“做大”、“做强”了,那么,京津冀责无旁贷也当联袂重拳出击,彻底根治这个餐桌上的顽疾。地沟油事件也说明,跨区域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当成为全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课题和突破点。
韩涵(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