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柬埔寨“回应”通缉卡扎菲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1日 23: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王晓夏

  526

  2011-07-04

  王晓夏

  “将人间变成地狱的原因,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经这样感慨过。尽管利比亚已是战火纷飞,满目疮痍,但想必卡扎菲上校内心深处并无愧疚,或许他认为他所作所为都是为利比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把反叛者扼杀在他们的贼窝,抗议者们都是不配活着的‘蟑螂’和‘老鼠’!”卡扎菲叫嚣着,挥动屠刀。他还下令通过大范围的强奸来恐吓“叛乱分子”,有人证实,利比亚政府为执行这一政策大批购买“伟哥”类药物。

  上校的“美意”,让利比亚民众伤痕累累,也让国际社会怒火中烧。

  在联合国的一再催促下,6月27日,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正式以“反人类罪”对卡扎菲发出国际逮捕令。

  消息传出后,立即引来如潮的评论。有些看法是,国际法院的通缉多此一举,只能让利比亚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所有人都很清楚:虽然通缉令是逼迫卡扎菲去海牙面对正义的重要一步,但同样也将迫使他进一步紧握权力,困兽犹斗,以图自保。

  对于通缉令,美国《大西洋月刊》以调侃的口吻质疑:通缉令最终只能沦落成卡扎菲国际旅游的一纸禁令。早在2009年法庭就给苏丹总统巴希尔签发过通缉令,提出“种族灭绝”等10项指控,但这位总统依然在位,并于7月1日前成功友好地访问了中国。

  当人们担忧卡扎菲通缉令的短期负面影响,甚至因此批评国际刑事法庭时,来自柬埔寨的消息让人们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和衡量卡扎菲的通缉令背后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6月28日,红色高棉4位老迈苍苍的前领导人再次出现在国际审判的被告席上,接受继2009年开始的第二轮审讯。

  在1970年代,红色高棉领导人揣着将柬埔寨建设成“贫农天堂”的“美意”,将国家带入地狱。在“为了多数人的人权,而忽视少数人的人权”的信条下,红色高棉残暴地发动了一场“肉体灭绝”运动。在1975年到1978年不到3年间的时间里,人口不过八九百万的柬埔寨有将近170万人非正常死亡(官方公布数字为80万)。

  制造这场人间惨剧的党魁波尔布特在临终前辩解道:“(我)只是要斗争,不是要杀人,我的良心是清白的。”

  为了伸张正义,为了不让未来“清白良心”的后继者再次肆意妄为地拿起屠刀,国际法庭正在和红色高棉前领导人的生命赛跑,因为正义可以迟到,但不能沦丧。

  或许对卡扎菲的通缉效力有限,但柬埔寨的迟到审判却在启示世人:正义和法律终究能追究任何自认为不受管束者的责任,在独裁者打算发动下一次屠杀时,必须顾忌一下为此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1999年,智利前独裁者皮诺切特造访英国,由于他在位期间屠杀民众,包括西班牙籍公民,西班牙法院以“反人类罪”要求英国引渡。最终皮诺切特以老年痴呆、在精神上不适合受审为由才侥幸逃脱。

  2001年,比利时方面曾经要求以色列引渡前国防部长沙龙,因为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中,他曾默许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屠杀1500名巴勒斯坦难民。

  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也对捍卫人权的国际力量忌惮三分。如果当年小布什总统不是担忧他的“反恐战争”遭遇人权官司,他也许会同意美国成为《罗马规约》的签署国。

  国际法的鼻祖格老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中指出:即使不存在上帝,国际法也会存在。人类理性可以打破文化价值和习俗围墙,发现被遮蔽的自然法则。

  正是人们对人权的最自然、最基本属性的认可,才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权大潮流的涌动。

  (作者为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