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灾难中的风险启示:保险业将面临更大挑战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7日 08: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和至今仍在延续的核电站核辐射核污染事故,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和数千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核事故引起的核污染和核辐射事件比自然灾害事件影响更深远,危险性更大,消除核事故的后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从这次地震的风险事件中,可以看到:日本处于世界自然风险地图上已经标明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风险的定性已经确定。而超出人们预计的是:保险中称之为极端风险事件的高烈度地震和海啸以及不予承保的核风险在一次事故中集中出现了,这是巨灾中的巨灾事件。

  回首2010年发生的几个重大风险事件,作为经营风险的保险从业人员,这些风险事件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完善保险工作机制,并沿着数百年保险业的发展规律前进。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造成数千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专家认为:瞬间发生的暴雨和持续的强降雨,对经过“5.12”大地震冲击后原本破碎易垮的山体、岩石造成浸泡和巨大的冲击,导致灾害发生。从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看,保险人需从新的高度认识泥石流风险事故。

  保险业长期以来,一直把地震风险作为极端概率事故看待。极端概率事故,主要通过累积风险控制进行管理。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某些地震高发地区,在经过强烈地震袭击后,可能在有限年度内,如两到五年内,会发生多起强烈地震(如汶川和玉树地震系列)。是时候重新考虑原有的风险控制方式是否合适了!

  2010年我国气候极端异常,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局域性十分突出。有关专家指出,造成我国2010年春夏季洪水灾害的原因是北半球 “北极震荡”释放太多冷空气和“厄尔尼诺”拜访太平洋区域,带来暖湿气流以及紧随其后的“拉尼娜”现象带来大量的降水等综合原因造成的结果。

  保险业已把暴雨洪水等风险事故当做普通风险事故看待,并已积累了大量理赔经验。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由于近些年气候异常性的加剧和可能损失范围的扩大,保险人需要更谨慎地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处理全球气候异常带来的暴雨洪水的风险。

  除了自然灾害,人为造成的灾难事故也应该引起保险行业的重视。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中有400万加仑原油进入海洋,污染面积达四、五千平方公里,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这是一起“国家灾难”。虽然保险业对钻井平台的相关风险责任进行了承保,但企业依照合约所得的赔偿与造成的实际损失之间仍有巨大差距。钻井平台公司与投保的保险公司之间为巨额赔偿金产生纠纷。这起事故,理赔金额之大,理赔时间之长,做为特殊案例将载入保险业的承保历史。

  综观近年来发生的上述几起重大风险事件,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管有着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自然巨灾或人为失误造成的灾难性损失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这些事件正如历史上类似事件一样,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防灾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推进安全标准的提高和风控体系的变革。

  现代保险业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始终伴随着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发展而成长,形成了接纳风险、分散风险的有效工作机制,成为社会的稳定器。面向未来,保险业面临的挑战更大,自然风险因素或人为风险因素造成的灾难事件仍将层出不穷,这是保险业生存的基础,更是保险业发展的前提,保险业必将顺应潮流从容应对。

  (作者系都邦保险总公司财产险部风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