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近期决策层近期频繁对通胀作出表态,“控制通胀的政策已经起作用”,但同时表示“4%已经难以实现,要上调通胀控制线”。国信证券发展研究总部研究赫凤杰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从近期的情况看,通胀形势严峻依旧,旱情、肉价、房价、电荒,以及粮价、菜价等等产品的涨价都为6月份通胀形势蒙上了阴影,预计6月份通胀仍将创下新高,或接近6%,三季度仍有上冲动能,很难降至5%下方,全年出现前高后平态势。分析人士指出,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在治疗通胀问题上,我国应依凭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推进,货币政策和多种政策工具同步使用。
中国通胀的持续性因素正在增多
6月23日和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分别在不同场合表示,对于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中国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也就当前的价格形势,在今年首次做出回应,并同时透露6月CPI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下半年由于翘尾的快速回落,CPI将高位回落。
但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下半年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中国通胀的长期持续性因素正在增多。
赫凤杰向本报记者表示,国内通胀的长期持续性因素正在增多主要表现在货币增发,资产价格居高不下和商业运营环境有恶化趋势等几方面。
业内人士分析,长期的高速货币发行导致目前累积的流动性存量较大,大量的流动性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收回。同时,大量周期长、规模大的中长期项目对后续资金的需求必然会对信贷投放规模的压缩形成较大阻力,因而造成较大的信贷投放惯性。
“资产价格居高不下间接推升通胀。过去十年,全国的房价平均上涨了500%,一些大城市涨幅超过1000%。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直接提高了商业地产的租金价格,增加了经营成本,最终体现在产品价格上。”赫凤杰向本报记者表示,居住成本的上升还带动了工资上涨要求。
由于商业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环境的恶化,不少民营资本将自己的产业资本变成投向房地产、大宗商品市场或直接逐利型高息放贷那样的金融资本,而没有出现社会所期待的放弃低附加价值产业、走向高端的结构调整的效果。
赫凤杰认为,受此影响,房价泡沫日渐积累,大蒜、绿豆、生姜等生活基本必需品陷入了被轮番炒作的漩涡。这些都直接带动了CPI的上涨。
另外,赫凤杰提醒,还要认识到全球性通胀对中国通胀的影响。美国的政策在左右全球的通胀形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更多扮演了“通胀接受者”角色。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一,美国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导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并引发美元贬值,大宗商品泡沫再起。相形之下,以中国当前对外依存度看,中国的通胀还不是最为严重的,但随着5月份美国通胀率突破2007年10月份危机初发期3.5%的临界高位,届时,中国“输入型通胀”将会再度来袭。
运用财税手段对抗长期性通胀
7月7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
分析人士指出,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央行宣布再次加息,凸显出当局坚决抑制通胀的决心。
不过,赫凤杰认为,认识到中国通胀面临的全球性和长期性,基本可以判断,仅凭借中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是不足以应对的。面对日趋增加的潜在涨价力量,必须谋求其他政策工具的同步使用。
“应该更多地看到通胀背后的全球性、长期性问题,立足于促进生产、扩大供给、方便流通,不单纯依赖货币政策,更多运用财税手段共同推进通胀治理。”赫凤杰说。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测算,“过路过桥费”在商品价格中的占比大约为4%~10%。“这种传导在农副产品上的表现尤甚,比例也会更高,为控制通胀,必须彻底清理这些收费,要取缔各项不合理税费,降低流通成本。”赫凤杰向表示,通过减税来降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继续鼓励民营资本做自己擅长的实业,让大量产业资本重回实业舞台,增加供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胀形势。
另外,赫凤杰还认为,发挥民营金融机构的专业化资源配置功能去吸收今天大量存在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产业资本,然后配置到高效率和高收益的实业投资项目上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这些措施,应抓住机遇在改善实体经济运行环境方面做一些文章,引导产业资本回归实体经济舞台,从而遏制投机炒作之风,有效增加供给,做好对抗全球性、长期性通胀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