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法新社7月13日报道,原题:中国游泳池拥挤不堪,无法游泳
在上海最大公共游泳池的浅水区内,教练熊希(音)正在教新手们蛙泳的基本知识,周围全是打水仗和玩海滨球的人。从毛主席畅游长江到北京水立方中不断被打破的奥运纪录,游泳在中国一直被视为身体强健的一个标志。然而,除了精英体校,竞赛游泳并非普通中国人的选项。
上海为主办本月举行的游泳世锦赛投入数十亿元,包括耗资20亿的东方体育中心。不过,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游泳池只不过是个纳凉的好去处,而非竞赛之地。“煮饺子”是时下形容游泳的流行语。由于拥挤的公共泳池内地方很小,多数人只能站在池内。上海最大的公共泳池虹口游泳池的负责人说:“在中国,游泳池实际上只是个逃避夏季炎热的去处。如果你真的热爱某项运动,你会全年从事。但很少有人这么做。”
缺少设施是人们无法将游泳作为全年爱好的主要原因。许多地方政府无法从市内游泳池中获得足够经费以维持其全年运转。普通学校里没有游泳队,也不存在社区游泳俱乐部。大多数游泳比赛选手都出自专业体校。由于缺少游泳设施,在天津举办的2011中国铁人赛的游泳部分被取消。
中国没有公布过游泳人数,中国泳协也只关注国际竞赛,而非(在国内)推广这项运动。不过,随着中国人收入增长和带游泳池的私人健身馆的普及,游泳设施数量正在增长。毛泽东当年畅游长江为推广游泳做了最重要工作。如今中国迅速增长的财富导致儿童肥胖现象,政府视游泳为改善孩子健康状况的途径之一。
上海市希望推动所有孩子学游泳。从去年开始,上海首次将游泳作为中学入学考试体育部分的可选科目之一。但只有7%的上海学生选择了游泳。在嘈杂的虹口游泳池里,13岁的肖玉立(音)说,学蛙泳很困难,他可能会选择长跑作为入学考试项目。但12岁的尹悦琴(音)说:“我会选择游泳……通过现在的课程,我越来越喜欢游泳了。”(作者德阿克多兰,王晓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