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杨于泽:达芬奇如何成监管漏网之鱼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8日 18: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燕赵都市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杨于泽

  达芬奇家居假冒洋品牌事件还在发酵,京沪穗等地工商部门已经联手调查其问题。广州方面表示,已找到其产地造假证据;上海则认定其部分产品不合格。而据新华社近日调查工商、质检部门官网,未发现达芬奇家具抽检历史信息,达芬奇原来是抽检的“漏网之鱼”。

  达芬奇公司自称一直“艰苦创业”,现在已经“做大做强”,分店分号开到诸多城市。其原产地造假、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大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从来没有哪个部门来调查一下,更不要说京沪穗联手了。现在因为央视曝光,有关部门突然变脸,表现出对消费者负责的样子,但毕竟是消费者之福。

  根据规定,国家和地方都应该对家具产品进行抽检抽查。据工商系统人士介绍,抽检需要先购买被抽查产品,涉及经费问题,所以一般只抽查大众化品牌,价格昂贵的进口货很少抽查。这样的抽查惯例,就给了假洋货以可乘之机,从这种意义上说,某些监管部门有意无意充当了达芬奇家居的同谋。

  但达芬奇漏网,还有其他原因。达芬奇国产变洋货的套路,一是让“国货”进保税区“一日游”,二是先出口再“原装进口”。而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已明文规定,对进出口家具必须进行检验检疫。根据上海方面的通报,达芬奇自称“意大利原产”的部分家具质量不合格,包括使用有毒易燃材料等问题。我们的疑问是:那些不合格的“洋货”是如何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的?

  市场经济有游戏规则,企业行为有法律边界,政府设置质检、进出口检验检疫、工商管理等种种监管环节,可谓法网恢恢。达芬奇所售家具问题成堆,只要一个监管环节履职,它就不可能“横行”数年。但达芬奇没有栽在监管环节,而是被媒体揭穿老底。现在监管部门行动迅速,质量不合格的认定作出了,产地造假的证据找到了,可见市场监管其实也不难。

  市场监管不力,不仅仅是造就了“漏网之鱼”,而是给国内消费者造成了消费选择的困境,并带来进一步的经济社会后果。买“国货”,质量得不到保障,于是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改买洋货。但黑心商人再设假洋货陷阱,消费者还是上当受骗,但不是受洋品牌之害,而是继续受国内黑心商人之害。“国货”在坑蒙拐骗中赚钱,而不是提升品质赢得消费者,对此,监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达芬奇家居暴露出监管效率底下,但监管效率何以低,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制度上的漏洞可以导致效率低,不作为可以导致效率低,钱权交易也可以导致效率低。国产家具不合格,却能够在中国卖出天价,到底是质检部门不作为,还是腐败腐蚀了其责任心?有些达芬奇的消费者长期受到刺鼻气味的困扰,难道从未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何以长期不闻不问?不合格产品能够顺利通过进出口检验检疫环节,是否存在某些见不得人的交易?

  达芬奇丑闻一桩,“花开两朵”,既曝光了黑心商人的“洋品牌”陷阱,也暴露出监管部门本身存在的问题。现在监管部门都很忙,忙着调查达芬奇原产地造假,忙着抽检达芬奇的产品质量,但监管部门本身责任何在,显然也需要一场权威调查,使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