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达芬奇”们别玩“出口再进口”了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9日 16: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钱江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期主持:高路

  针对“达芬奇”事件究竟是中国家具市场的乱象,还是仅仅是个案的疑问,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近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达芬奇事件不具有普遍性,不能说国内所卖的进口家具都是以假乱真。大家的质疑存在常识问题,其实,国际品牌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地,只要标明产地即可。产品从中国出口,再进口到中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是可以的。这叫‘负出口’。”

  朱长岭同时又承认,其实,不光是家具,现在很多其他商品都是这样一个路径。

  本报特约评论员付瑞生:看着家具协会专家的合法解释,我在想,无论对于家具协会还是大款来说,只要弄一大师名字,印几个英文字母,告诉他们这是古典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纯意大利货,哪怕你在沙发底下印上:MADE IN YIDALI,他们也不在乎。反正国际品牌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地,只要标明产地即可。也不管这个产地是真是假。为何我如此批评?因为这位家具专家,王顾左右而言他,故意混淆了原产地标识多样性和欺诈的本质区别。

  钱报网网友xiaozhendeo:公众并不是不能接受国产,是不能接受被欺骗。富士康里面也装配苹果手机,苹果不还是广受人们的追捧。公众一直是很容易满足的,做得好,就算没有那么多光环,一样会有人喜欢。

  钱报网网友无风的日子:所谓“出口再进口”,我的理解也只是一种程序而已,它的“合法”性,应该是仅限于在程序上按照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了办理。这个“合法”,对于商品的本身性质不会有什么改变,哪里产的永远还是哪里产的,绕了一圈的“达芬奇”决不会变成是意大利制造了,相信任何一条法律都不会允许这样做的。

  所以,请朱理事长不要偷换概念,作为家具协会,你所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努力推进行业单位的诚信经营,在消费者面前,要多做学生,少做老师,否则,你再怎么说是“可以”的,而消费者一定是会说“不可以”的。

  钱报网“钱报评论”:负出口,一个多么神奇的名词,估计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吧。我估计所谓的合法性逻辑是这样的:中国产的产品出口,这个当然是合法的;从国外进口产品,这当然也是合法的。但是,这条链条合起来就一定是合法的吗?就算是合法,合理吗?还有,你怎么去规范产地标注的问题,相信没人控制得了也管不了,因为产品出去和进来是分开来操作的,中间已经出现了监管空白,我相信许多企业都在做达芬奇这样的事情,而不会老老实实地将这样的产品标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本报特约评论员温国鹏:达芬奇家具出口再进口是不是家具生产的必要环节?达芬奇这样折腾的目的何在?对于问题的答案,大家早就心知肚明。正因为如此,民众才有足够的理由对朱理事长的论调表示质疑:就算是法律上找不出破绽,像这样的居心不良难道就有理了?为了一个见不得人的目的实施了这样的不光彩的行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因为出口再进口行为表面的合法性就烟消云散,就不该挨板子吗?

  “出口再进口合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和你抬杠,可一个前提条件是,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做到明处,别偷偷摸摸地干,更不能因为出去镀了一下金就把铁块当金锭卖。不能把钻法律的空子当成自己捞钱的手段,不能把消费者当成“冤大头”。

  高路:从“达芬奇事件”事件看,产品从中国出口,再进口到中国已经形成一套非常娴熟的操作模式,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得利又是如此之高,要说只引来“达芬奇”一匹狼,很难让人信服。人们担心的,这样的骗术到底波及到了多少行业?有多少企业是挂羊头卖狗肉,赚着这不义之财?人们期待的是,“达芬奇事件”的处理,能解开市场、监管双双失灵的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