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防洪大堤岂能“为我所用”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09: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看得见的风景”,往往会成为政绩的首选。无论还没完工就通车的胶州湾大桥,还是南京南站数千平米地砖撬起重铺,无不折射着这样一种追求“看得见”的政绩观。

  一段防洪大堤,规划五年建成,十年过去,预算已用七成,工程完工不到一半。一边是已修好大堤上草坪树木、观景台、瓷板画的“壮观风景”,一边却是沿江群众每年遭遇的“水淹之苦”,景德镇修建防洪大堤,可谓不分轻重。

  防洪大堤,到底是市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线,还是城市中亮丽的风景线?每年饱受洪水之苦的沿江居民,会选择前者;而把修大堤当成政绩的管理部门,却难免会选择后者。选择题的答案,决定了钱花在何处、堤修到何时。

  水务部门并没有忘记防洪堤的用途。只是,他们需要防洪堤“为我所用”。按照“市场经济人”的假设,一些政府官员的行为难免会逐利,投入产出比决定了工作的方向。修堤是“还欠账”,受益的是沿江居民,升迁时说不上话、选任时投不了票。而美化大坝,则是“做增量”,投入较小见效快,也能让视察领导登临观览,留下好印象。从“为民所用”变成“为我所用”,防洪堤自然会先成为“风景线”。

  而对于民生的投入,钱花完了,还可以大大方方地打报告、要资金。正如景德镇水务局对缺钱的说辞:人工成本提高,钢铁、水泥价格上涨,拆迁补偿较高。而为了解决这一“半拉子工程”,有关部门也已拟争取中央投资。如此情况下,“一边缺钱建大坝,一边砸钱搞亮化”“以前有钱不实干,现在要干说缺钱”,也就成为可以理解的现实选择。

  “看得见的风景”,往往会成为政绩的首选。无论还没完工就通车的胶州湾大桥,还是南京南站数千平米地砖撬起重铺,无不折射着这样一种追求“看得见”的政绩观。而花费不菲的地下排水系统,困难群众最需要的保障房工程,反而往往入不了法眼,成为排不上日程、抽不出资金的半拉子工程。

  对于这样的政绩观,尤其需要监管来设防。景德镇的防洪堤,资金是否专款专用,花费是否合情合理,工程是否保质保量,人大、政协有权力过问,上级部门有责任检查。可当修堤的钱被花在形象工程上时,是否被关注、过问甚至叫停过?如果有专项的审计、严格的监管,修大堤怎么会修出“漏斗效应”?

  “保护线”和“风景线”并不矛盾。苏东坡在西湖所修苏堤,本就是为了防止水患而疏浚西湖的污泥构筑而成。代代踵事增华,终于成为一方名胜。能否赢得民心、能否成为美谈,关键之处正在于要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