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继上周穆迪发布针对61家上市中国企业管治和财务状况风险的“红旗”报告,唱空中国概念股之后。7月18日,惠誉在一份评估35家中资企业的报告中,认为这35家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压力,在做空者的推动下,境外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指责和调整仍将延续,再次唱空中国概念股。做空中国概念股由华尔街蔓延到了香港。
一、做空中国概念股条件具备
自今年5月份始于美国的做空中国概念股的风潮,根本原因是资本的逐利本性所决定,客观上讲,做空中国概念股也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中国概念股存在的明显的泡沫,资本市场的“中国泡沫”之说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市场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大热,对在美陆续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也是普遍看好未来前景,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新能源等相关行业的股票涨幅惊人,股价中已经出现泡沫成分。金融危机暴发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悲观,纷纷将目光转向欣欣向荣的中国市场,中国概念股再度受到投资者青睐,基金经理疯狂炒作中国概念股,随者股价的节节攀升,股价已经远远超过本身的价值,泡沫日积月累,其中包含了较大的风险。其次,美国市场有较为完备的做空机制,通过做空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在美国市场有众多的做空基金存在。第三,部分在海外市场上市中国概念股,或因不熟悉国外规则,或因本身管控存在问题,部分中国概念股经营中存在的瑕疵为做空者提供了做空的“口实”。中国概念股本身存在的泡沫和美国市场健全的做空机制,使中国概念股成为做空者的阻击目标也就并不为奇了。
二、做空中国概念股的两大逻辑都存在问题
从宏观方面讲,做空者唱空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的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人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下降风险等将使中国经济前景悲观,进而宣扬中国危机论,甚至演变成“做空中国”。微观层面上,针对部分中国概念股存在的诚信和内部管控问题,指责为欺诈、造假,在评级机构唱空之后,多家公司遭到相关机构的调查,使中国概念股遭遇信任危机,做空者顺势做空在逻辑上也就顺理成章。
其实仔细分析这两个逻辑本身是存在明显问题的,首先,对中国经济来讲,中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掌控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居领先地位,这种掌控能力使中国发生大规模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当前的地方债务问题、房地产泡沫问题,虽然存在风险,但是基本可控,因而唱空中国经济到最后只能证明是错误的,一厢情愿的。其次,针对中国概念股存在的经营瑕疵就更不成为逻辑支持。投资者都清楚,任何一个行业或板块总会有一些存在问题的公司存在,但是个别的现象并不能表明整体都有问题,同样的个别中国概念股存在的瑕疵也就不能成为做空整个中国概念股的逻辑支持。
三、做空中国概念股不会大规模蔓延
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进一步蔓延到其他市场,甚至做空A股市场的可能性较小。由于美国市场在前两年中国概念股被大幅炒作,积累了较大的泡沫,同时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给做空者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益空间,因而做空者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动力去做空美国股市的中国概念股。香港股市则是中资股更多,同时也存在泡沫和经营瑕疵,加之香港是个开放的金融市场,做空者同时也有动力在香港做空中国概念股。其他市场,比如新加坡、吉隆坡、澳大利亚等市场也有中国概念股,但是由于规模较小,做空者利益空间有限,因而这种做空中国概念股的风潮向其他海外市场蔓延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A股市场,由于并不是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QFII资金总体占比很小,同时适用中国的会计制度,因而海外资金将做空中国概念股的风潮带到A股市场可能性微乎其微,A股市场的趋势还是由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政策的预期所决定。虽然海外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预期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但是继续发酵向其他市场蔓延的可能性很小,预计香港市场将是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最后一站。
四、中国概念股事件的启示
此次的中国概念股事件造成的较大负面影响,在美上市中资股股价普遍出现较大下跌,由于中国概念股的诚信问题受到质疑,中国企业付美上市融资难度加大。
总结此次经验的教训,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首先要熟悉国际规则,熟悉当地的会计政策和监管法规要求,同时充分认识到“诚信”重要性,在完善可能受到质疑的经营瑕疵之后才启动上市过程。只要企业本身的管控没有问题,符合上市国的法规要求,背靠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广阔的中国市场,中国概念股仍将是投资者追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