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7月的A股市场,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便陷入了犹豫不决中。2800点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多空双方鏖兵数周,均迟迟不肯出手。如此纠结,皆因宏观形势陷入迷局,于是资金也只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通胀,还是通胀,老生常谈,但无法不提。自从去年年底市场意见领袖提出通胀“情”与“敌”之喻,A股市场便陷入了成也通胀、败也通胀的循环之中。然而市场对通胀形势的判断并不准确,在今年上半年多次出现对通胀“拐点”的误判后,A股于二季度展开了深幅调整。到了6月下旬,随着再一次通胀见顶呼声高涨,一些机构和专家也表示通胀在年内已成强弩之末,并建议货币政策重新“放松”,以避免经济硬着陆,A股市场应声反弹。然而一个月过去,当初市场对通胀形势的乐观判断渐渐消磨,取而代之的是对再次误判通胀的隐忧。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到消费品价格酝酿新一轮上涨,从PPI同比增速回升到猪肉价格居高不下,至少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通胀的“右侧”,因此也就只能认为目前政策还处在“左侧”。
经济,一个滞后于股市的理由。事实上,A股市场与中国经济到底存在多少相关性、又如何相关,业内人士颇具分歧。而沪深股市二季度的这一轮下跌,则确凿地与经济预期有莫大关联,因为市场给出的理由是货币政策紧缩导致的宏观经济减速对股市造成了“双杀”。在此期间,经济“硬着陆”的说法也大行其道,以至于众多投资者认为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将大幅放缓。然而,截至目前,无论从二季度经济数据还是从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披露来看,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悲观情况,在这一问题上,市场似乎又出现了“误判”。然而,股市的“艺术”在于,任何一个消息或数据都会产生多空两面的解释。如二季度还不错的经济数据既可以理解为经济没有“硬着陆”的利多,也可以理解为紧缩仍有空间的利空。
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于打破又需要重构,中微观层面的变化是直接决定A股市场走势的因素。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房地产存在泡沫、银行信贷存在隐忧、环境污染、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这引发了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整体紧缩,定向宽松”或许是一个“靠谱”的猜测,而对于A股市场来讲,“整体震荡,定向上攻”也就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房地产和银行是典型的例子,由于政策的压制,这两个板块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没有出现趋势性的上涨。
外围,A股市场时刻都在关注,但又可以弃之于不顾的外部环境。从A股的历史走势看,其独立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十分常见。如2010年,在欧美股市持续上涨的过程中,沪深股市却一整年都在横盘震荡,这之中反映的是目前A股市场仍然相对封闭。但同时,也要看到A股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外围市场的影响。这种影响或是间接的,路径可能是这样:欧美等重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国股市。
从6月中旬具有极大市场号召力的保险资金入市“抄底”,到2800点上方具有相当强指向性的期指席位大增空单,可以看出在目前这个位置,多空双方出现了巨大分歧。因此市场将会继续反复震荡,“磨”将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磨平分歧,市场才能选择方向。目前来看,诸多因素交织,不得不令多空双方小心翼翼,等待局势明朗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