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吴龙贵:桥坚强的神奇在于谦卑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5日 11: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深圳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吴龙贵

  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网友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什么道理?

  在这样一个讲究速度和效率的时代,74年是一个足够漫长的时间跨度。这份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在茅以升先生建造的钱塘江大桥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建成于1937年,曾三次被炸,并因战争原因主动断桥11年,在桥墩上和护栏底部,弹痕仍随处可见。但尽管历经岁月和战火的侵蚀,它至今仍傲然屹立于钱塘江上,日均承载通行汽车超过一万辆,火车超过150辆。

  是什么让公众对钱塘江大桥推崇备至?又是什么让“桥坚强”屹立74年而不倒?不仅是因为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声名卓著的桥梁大师茅以升先生,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在于它的存在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我们久违的精神和态度,叫做“谦卑”。

  这是一座“炸药放不对位置就炸不掉的桥”。钱塘江大桥的5号、6号桥墩在1937年、1944年和1945年被炸过,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对比钱江三桥引桥建成通车不过14年便倒塌的现实,毫无疑问这堪称是一个“奇迹”。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设计和建造者对自己的职责有着天然的敬畏,如果不是对自己的道德良知有着执着的坚守,如果设计和建造者不是以坚固和安全为工作的底线,这样的“奇迹”便不可能诞生。而这一切,又都是以对生命的谦卑为前提。

  “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70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100公里。”明明是以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却在70年后仍能跑120公里,这是对常识的一种谦卑。再先进的技术都会有瑕疵,再伟大的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当涉及到人的生命的时候,与其激进不如保守,给生命和安全预期一定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茅以升和他的团队放弃了可能更为耀眼的数据,却换来了一座百年基业,这是属于那一代人的低调,也是属于那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和光荣。在“大干快上”、“做大做强”成为惯例的当下,还有多少专家学者能像茅以升他们那样,以低调为美德?

  从“桥坚强”屹立74年的神奇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权力对专业的谦卑。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完全由专家学者主导,而没有外界干预的项目,所以它的专业性才能经受时间和战争的考验,可以肯定,这决不会是一个由领导个人意志决定的“献礼工程”,所以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做到极致。1937年12月23日,茅以升接到密令,对钱塘江大桥实施爆破,特殊年代,茅先生当然无法决定一座桥的命运,然而作为一个设计者,他的权威和尊严在当时显然是不容挑衅的。 一座桥就是一部历史,隐喻了一种“越发展越不安”的现代化困境。这样的问题其实何止存在于建筑领域?譬如食品安全,过去我们担心的是吃不饱,现在我们担心的是还有什么能吃;再譬如教育质量,过去我们担心孩子读不起书,现在什么都可以学了,却不知到底该学什么……不可否认,我们正处于发展最快的时代,什么都在发展,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文明在发展,但我们却丢失了最宝贵的“谦卑”精神,所以我们越发展,越应唤回那种久违的“谦卑”。

   

搜索更多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