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保险业务员驻扎 银行保险迷影重重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9日 15: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长江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长江商报消息行长为您办保险,VIP服务让您“飘飘然”,“存”钱还送您保险,能防通货膨胀,还分红利……昨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暗访了江城数家银行保险,发现不少银行保险的营销手段存在“忽悠”,专家提醒市民千万别上当。本报见习记者 周雯

  1 享受银行“VIP”待遇

  银行行长为您推荐理财业务,昨日,记者就享受到了这种“VIP”待遇。

  昨日,记者来到某商业银行东西湖分行,当记者向工作人员说明自己想办个人理财业务后,工作人员指着旁边的一家小办公室称,可以去咨询下行长。

  进入到办公室后,该行长开始详细询问记者的资产情况。在得知记者希望办理长期投资业务后,行长开始推荐银行保险业务,并叫来保险公司经理做详细解释。

  而在另一家银行内,工作人员则是直接将记者带到了贵宾区。宽敞的办公环境,舒适的沙发和大背投液晶电视,还有银行工作人员送来咖啡,投资经理耐心帮忙“规划”资产。

  银行这种“VIP”服务让人有些“飘飘然”,银行和保险业务员的“重视”,也让人有些吃不消,最后让人觉得不买都不好意思。

  2 银行员工?保险公司业务员!

  “我想办理个人理财。”在一家银行向工作人员咨询后,银行工作人员叫来了一位王经理,她着装和银行工作人员基本相同,只是没有佩戴银行员工的“工作牌”。

  之后,王经理开始详细介绍一款“福多多”理财业务。要来宣传单一看,原来是出自“新华保险”。

  而当记者问其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时,王经理有些刻意回避,几次跳开此话题。最后,她才承认,自己是保险公司派来驻扎银行的。

  “国家不是规定保险业务员不能驻扎在银行吗?”对此,王经理改口称是过来巡查的,不是驻点。

  3 “存钱”玩变形,存单变保单

  “您好,我有一批存款想投入。”记者在一家银行客户经理柜台前表明来意后,工作人员从抽屉中拿出一张宣传单介绍,每年“存”1万元,第二年就能返1000元,而且有红利,还送意外保障险。

  记者拿着宣传单看了半天,发现宣传单上印着“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时候工作人员才改口说,这是银行保险业务,存10年后,可以享受15年递增式现金返还。

  随后该客户经理又叫来另外一位“经理”。该“经理”戴着印有“太平人寿”的挂物绳,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

  “10年每年存1万,然后再放5年,15年后才能拿到我这一笔钱,还是中途可以随意支取?”对此,业务员解释说,除了每年返的1000元可以取,本金是只能等到15年后才能取出的。

  而附送的“保险”是指特定公共交通意外身故险,医疗保险则还要额外交费。

  4保值+红利+保险,很划算?

  在走访了解的多项银行保险业务中,其中多数都标榜有“投资理财”的功效,一次交10万元,5年后就能拿到基本保障金额106600元,再加上红利,以及额外赠送的保险,看上去非常“诱人”。

  “红利是很可观的。”某银行的“投资经理”称,资金都是保险公司用于投资国家各种大型项目,所以,每年的分红都是有保证。

  然而,本报26日就曾报道过,武汉市民曾凡顺在银行办理一份太平洋人寿保险,承诺存42750元,三年后可以连本带息拿到5万元。可到期被告知,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只能拿到44900元。

  而对于“赠送”的保险,记者发现,多是“身故”保险,也就是说要遭遇意外死亡才有赔付。

  支招

  合理利用“犹豫期”

  对于市民在银行保险中,容易遭遇的种种“忽悠”,记者咨询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副主任姚壬元教授。

  姚教授表示,银行保险的销售是符合规范的,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保险公司为了追求保单数量,出现了市民“被保险”或利益受损等问题。姚教授提醒市民,在银行办理理财业务时,签署合同要谨慎。

  姚教授称,一般两年以上的长期保险有10天的犹豫期,发现保险和自己的预期不符时,是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且一次性拿回现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