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对任何一条大江大河来说,只有上游地区成为生态屏障,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才有保障。反之,上游地区生态遭到破坏,其危害不仅反映在本地区,还将通过“下游效应”影响到中下游和整个流域。这就是岷江上游“不少江段面目全非”真正令人忧心之所在。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 岷江上游发生的事情在我省并非绝无仅有。这样的事一再发生,说到底,是发展观陷入误区的结果。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在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百年大计。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这就是我们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遭人为破坏应当记取的教训。
岷江上游承载我省重要生产生活水源区,又是著名的旅游资源和人文历史景观富集的黄金旅游走廊。但是,频繁的各类建设、开发活动,使岷江上游不少江段面目全非。15日至21日,记者随省水利厅联合检查组从成都溯岷江而上,对上游在建项目涉水事务进行检查。
第一站是通向汶川三江景区的岷江支流——寿溪河。在汶川县水磨镇下游约500米处,寿溪河左岸山坡上两台推土机将渣土随意推下河岸,弃渣已经侵占行洪断面三分之一。“这些渣土将随雨水、河流的冲刷,流向岷江,抬高河床,明年紫坪铺蓄水后,则会淤积库容,缩短水库使用寿命。”同行的水利专家担忧地指出。
滔滔岷江水似乎正在证实水利专家的担忧。除了已经建成的电站之外,大大小小的水电站星罗棋布,再加上新开工的都(江堰)汶(川)高等级公路,用专家们的话来说,“都江堰以上岷江干流简直就是一个大工地”,部分河段施工弃渣随意堆向江面。
现场一:位于汶川县银杏乡、岷江干流上的桃关变电站上游1公里处,有一因电站弃渣堆积起的高约20米的台地,虽然进行了复耕,但边坡没有任何防护,裸露的弃渣直接延伸至滔滔的岷江中。
现场二:今年开工建设的都汶高等级公路如在悬崖峭壁的峡谷上“剖”开一条路。在岷江左岸二三公里江段,大量开山后的弃渣不是倾倒在专门的弃渣场,而是任意抛入岷江。
现场三:岷江右岸、汶川县威州镇下游500米处是桑坪电站3号支洞。大量花岗岩弃渣由于没有任何拦挡设施,依旧滚入江里,并进占江堤20米左右。
现场四:姜射坝电站2号支洞位于茂县南新镇,支洞洞口就在岷江右岸。省水利厅负责人拿着去年检查时拍摄的图片对比后告诉记者,业主没有按照去年检查组的要求进行整改,“去年洞口下游右岸,弃渣直泻江中,导致江面只有10米宽,就像大江截流一样。”江堤上弃渣依然放肆地躺在那里,湍急的岷江水在不到20米的江面奔流。位于岷江干流茂县境内的金龙潭电站4号支洞,去年要求整改的弃渣仍然没有清理。支洞洞口弃渣挤占河道连绵近1公里。
“这些去年就要求整改、完善手续的电站,到今年却看不出有什么进展。对部分电站还实施了经济处罚,但对上亿元的工程来说,经济处罚微乎其微。”省水利综合监察总队王文峰总队长叹息道,随着老项目的深入和新项目的动工,现在岷江上游受到人为破坏比去年更多更严重了。
去年我省对全省涉水手续不完备的水电站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检查,共查处128座。这次记者在岷江上游竟也看到了这样的违规电站。
装机10.2万千瓦的吉鱼电站位于茂县石鼓乡。目前完成工程量三分之一,巨大的厂房已经在岷江右岸成形。但检查组却发现,该水电站,竟是在没有行洪论证、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等情况下开工,建设程序完全倒置。这次检查中发现,许多业主存在侥幸心理,不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行洪论证、水资源论证,就采取先开工、后办手续,甚至不办的方式,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穿行于岷江河谷,不时发现施工中被丢弃的渣土随意堆放在岷江两岸。天然河道由于工程用地及弃渣的堆积,有的甚至被堵塞了一半以上,湍急的江水只能从这狭窄的河道中流过。
随行的省地方电力局调研员李银书用“后患无穷”描述批准手续不完备的电站的危害。他说,若没有涉水事务的科学论证就开工,工程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它们有的违反了开发规划,水力资源浪费严重,有的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有的侵占行洪河道,影响防洪安全……不少电站业主甚至连砌挡墙的程序都省略了,直接将渣土推向离洞口最近的岷江。李银书举例说,姜射坝电站5号支洞约一公里长的弃渣,若要完全清理至少需要1000万元。
岷江上游沿岸大部分区域,属干热河谷地带: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时有发生,自然生态形势本来就严峻,加之人为破坏,治理岷江环境艰难而又紧迫。 四川日报 钟振宇 本报记者夏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