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透明化只是红十字会改革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6日 10: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倪壁东

  作为走出“郭美美事件”阴影的第一步,7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试运行,24小时内,该平台的点击率就达到1800万,30小时后,点击量超过2600万。

  不过与这一火爆场景相对照的,却是民众对红十字会捐款热情的急剧下降。据新华网报道,在“郭美美事件“爆发后,深圳市红十字会7月仅收到11人的非定向捐款,捐款总额仅5035元,比前两个月下降了九成多。

  郭美美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郭美美为什么有钱炫富,而这种炫富的资本跟红十字会又是什么关系。虽然在近日接受郎咸平的采访中,她极力撇清与红十字会的关系,称那只是出于攀比心理犯下的一个错误,当郎教授说这次事件可能推动红十字会改革时,这个90后女孩更是一脸迷茫,但一场由主持人主要在解说的访谈无法打消人们长久以来对红十字会的质疑。

  从汶川大地震的万元帐篷再到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的万元餐费,每一次负面新闻都使得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更是将这种质疑推向高峰。如何挽回人心,重建民众的信任感,成为中国红十字会自我救赎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的上线运行,正是红十字会自我改革、自我救赎的第一步。尽管上线之后媒体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质疑,但可以看到,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操作技术的具体细节上,对于平台本身,媒体和民众还是持鼓励和欢迎的态度。从巨大的点击量可以看出,民众对于红十字会并没有弃如敝履,而是带着希望去观察它的变化,监督它的运作。

  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说,该平台本来计划下半年上线,现在是通过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同时他也表示,这一平台早有酝酿,与“郭美美事件”无关。不过可以肯定,“郭美美事件”成为这一进程的催化剂。红十字会的改革在巨大的外部危机面前,是借此机会加速发展,还是渡过危机之后得过且过,将是今后民众和媒体关心的重点。

  毫无疑问,更加透明化的红十字会意味着民众对它有更大的了解,进而这些了解会变成一种外在监督。对于每一个习惯在自我封闭中进行运作的机构和组织来说,这样的透明化意味着时刻需要面对一个开放的外部环境,面对更大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遵循更加明晰化的规则。对于它们,这也许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反过来,它也将有利于这些机构组织从本源出发,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目标,确立一种健康成长的文化和机制。

  但是需要提出的一点是,透明化只是中国红十字会改革的第一步,无论是民众还是媒体,对它的期望不仅止于此。之所以大家欢迎这种透明化,是因为在此之前,大家因为不透明而导致不了解,因为不了解而导致不知情,因为不知情而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在红十字会各种负面新闻面前慢慢地变成一种不信任。

  现在仅仅通过透明化就可以建立信任吗?问题恰恰相反,如果红十字会产生负面新闻的土壤依然存在,那么透明化只会使得原本已经存在的问题暴露得更快、更多、更加难以处理。如果没有针对问题进行实质性改革,透明化之后的红十字会同样难以树立良好的形象,难以获得民众和媒体的信任。

  什么是问题的实质呢?从红十字会的历次危机可以看到,大家关心的是作为慈善机构的红十字会,钱从哪里来,又用到哪里去?为什么管理成本如此高昂,是不是存在奢侈和浪费?为什么救援物资屡屡出现价高质次的现象,是由于贪腐的存在,还是运作的低效率?更进一步,红十字会的机构性质如何定位?要不要与商业机构联姻?如果联合进行商业运作,慈善组织与商业组织的利益如何理顺?如何避免个人和团体借此假公济私?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透明化是红十字会有意义的一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而已。只有愿意回答上述实质性问题,红十字会才可能走出“郭美美事件”的阴影,只有交出这些问题的满意答卷,红十字会才可能真正重获民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