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标普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导致上证指数8日大跌3.79%,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这是金融市场“反应过度”,根源在于“不必要的非理性恐慌”,因为从实体经济来看,美国债券降级对中国没有实质性冲击。
“美债评级下降,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影响都很有限,对中国经济也是如此。”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经济增长的大背景没有改变,只是增长比过去慢,未来应该不存在“二次探底”风险。
也有人认为,对标普此举大可以“无视之”。中投香港董事长刘遵义在港媒撰文表示,国会达成债务上限协议之后,美国拖债可能性降低了,标普在此时将美债降级没有什么意义。刘遵义说:“这次降级的内容没有新意,当中没有传递出任何我们不知道的讯息。”他进一步揶揄标普的公信力:“毕竟这家机构不久前曾发出过高的评级(次按证券)和过低的评级(中国主权债务),我们不应为这种机构作出的轻微降级而过分忧虑。”
屈宏斌认为,美债危机对美国本土经济不会造成什么冲击,因此中国的外贸体系能照常运作。另一方面,美国“二次探底”可能性低,估计美联储近期不会抛出“量化宽松”来注入流动性,因此也不必过分担心热钱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昨日在其微博表示,欧美债务危机可能倒逼中国加速经济转型。“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过程中,危机时期超常规刺激政策基本退出,欧美的债务动荡促使中国经济加速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等体系,放松管制以激发市场活力,战略性地从存量和增量角度优化运用外汇储备,推动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