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发改委银监会合力 整顿四大行收费乱象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1日 07: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时代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李意安 发自上海

  按照银监会、央行和发改委的要求,从7月1日起各大银行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收费项目被叫停。然而,8月2日,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披露,该委会同部分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于7月中下旬对包括四大行在内的部分银行网点检查发现,一些网点7月1日后存在违规继续收取国家明令取消的人民币个人账户密码挂失费的行为。

  中国银监会3日发布消息,要求所属各级监管部门彻查银行服务收费违规问题。银监会强调,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规定的34项免费服务项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叫停并立即整改,退还违规收费。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8月3日就“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收取人民币个人账户密码挂失费”情况进行了说明。四家银行称,将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和监管要求。

  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曾发布数据,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与2003年相比,7年间商业银行有偿服务产品增加338项,增长104%。与此同时,在收费问题上,银行业似乎一直理直气壮,银行业协会甚至声称:合规合理的收费应多多益善。然而,如何界定“合规合理”?而怎样才是“质价相符”的服务项目也始终没有清晰的定义。或源于此,四大行在客户满意度方面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现如今,针对已经发生的违规收费行为,国家发改委和银监会的处理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责令退还收费,二是给予行政处罚。这样的违规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约束十分有限。首先,退还本不该收取的费用,对违规的银行不构成任何利益影响。其次,两部门都没有具体透露相关行政处罚的金额,就银行的资金实力而言,这样的处罚也显然不致伤筋动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至今没有结果,银行收费的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处罚同样难以做到位。再次,违规收费的曝光不会对相关银行构成信誉损害。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及服务垄断性,乱收费事件被曝光后,相关银行甚至难以感受到信誉受损导致的经营压力。

  “很久以前银监会就已经把银行收费的权限放开了,银行收费属于纯粹市场化的商业行为。因此银行的收费项目本身无可厚非。至于收费项目的取消,这主要涉及的是银行的商业化行为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公众认为,银行既然享受了政府的政策保护,就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之前跨行查询的费用,一开始市场对此反应很大,后来银行就将其取消掉了。但这个收费本身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客户的每一次跨行查询银联都是要问银行收钱的。”东方证券银行业研究院金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银监会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在7月12日的媒体通气会上也有过类似的声音:支持银行的合理收费,银行在服务收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透明、告知不充分,给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够,尊重和引导消费者选择不够。监管银行服务项目收费问题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银行收费信息的透明度,把收费摆到“桌面上”。

  “现在银行基本上都已经取消了这规定的34项服务收费。至于后续的退钱或者行政处罚,发改委、银监会和物价部门都在参与。”上海银监局的相关人事对记者表示。该人士告诉记者,但其中一些收费项目虽然相关部门对其予以规整,但对银行而言,换个类似名目继续收费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有关部门的后续管理也应继续予以落实。

  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前不久表示,正在酝酿年内推出关于引导提高信息透明度的相关规范。对此,金融消费者希望其做法不要“雷声大、雨点小”。从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亟待修订完成《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引入“退一罚十”的惩罚性制度。国家发改委去年7月就已透露起草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到目前仍没有兑现当初所称的“尽快出台”,让深受银行服务收费困扰的消费者感到不解。当务之急是出台一项体现较强保护消费者权益力度的《管理办法》,这比银行业协会酝酿中的规范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