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权证能否说“再见”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10: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长虹CWB1的谢幕标志着从2005年开始上市的权证产品,作为股权分置改革中一种创新对价方式完成了历史使命。至此,这批权证将全部退出A股市场。

  沪深两市最后一只权证长虹CWB1上周四结束了最后交易。从2005年宝钢权证上市的疯狂,到2011年长虹权证的孤身奋战,权证市场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尽管对于权证一直存在争议,但其消失还是让人有点怅然。

  2005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拉开帷幕,作为配套措施之一,沪深股市推出股改权证,第二次探索权证之路。作为对价的一部分,宝钢推出了第一个认购权证,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肯定。

  应该说,当时权证作为股权分置改革中一种创新对价方式,对推动股改特别是在完成丰富对价手段方面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权证市场发展从设计开始就带有局限性,因此本身发展得并不顺利。由于权证交易没有印花税,可以进行T+0操作,涨跌幅不限于10%等,这都让短线投机者趋之若鹜。权证一时成了投机的代名词,价格远远超过内在价值。

  很快,盈利效应助推更多的人投机。2007年,权证已沦为投机度最高的交易品种,诸多交易日权证交易量超过千亿元,日均交易量曾长期超过A股市场总成交额四成,其活跃程度在世界市场上也是名列前茅。

  从爆炒到暴跌,权证本身应有的避险套利功能荡然无存。投资者当中一夜暴富的有,一朝破产的也不在少数。股改权证成为很多投机者的噩梦。正因为如此,引发了监管部门重新思考权证市场。

  经过实践,监管层发现权证在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的A股市场有些不适应,因此在长虹CWB1认购权证后不再发行新的权证,而长虹CWB1的谢幕将再一次终结A股市场的权证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虽然20年里搞的两次权证算不上很成功,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6年权证的实践,为以后A股市场一系列创新产品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教训。在当时A股市场缺乏金融衍生产品,股指期货尚在理论探讨之中,权证的推出不仅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资产组合调整手段,丰富市场投资品种,也为创造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多样化投资工具、促进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契机。

  从前期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平稳推出来看,A股市场对于创新产品的管理能力已经大为提高,其中券商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也逐步增强。

  从成熟市场来看,权证还是一个重要的投融资工具。因此,随着A股市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备兑权证、股票期权、股指期权等新的金融衍生交易品种将在A股市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