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今年以来,最吃香的理财方式无疑是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了,6个月以下的产品基本上占据了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的8成以上,其中超短期理财产品更是被人追捧。每逢月末、季末银行也会发行收益颇高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用以冲存款。不过进入8月后,记者发现短期理财产品降温了,除了发行数量减少外,最重要的是收益降低了。
收益大幅度缩水
家住渝北区人和镇的袁女士6月28日时,购买了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一款债券型理财产品,期限21天,年化收益4.50%,袁女士买了10万元的该理财产品,到期时获得了10万×4.50%×21天/365天=258.90元收益,袁女士觉得仅仅21天就获得了259元的收益,感觉颇为不错。
上一周,该产品发行第45期期限14天,袁女士接到短信后,当即决定再次购买。没想到,到银行后袁女士才发现,该款产品的收益率仅有2.7%了,也就是说10万元的投入到期后,只能拿到10万×2.70%×14天/365天=103.56元,年化收益率仅只有上一次的60%不到,绝对收益更是少了155元,袁女士最后放弃。
另外,袁女士还发现那些高收益短期理财产品似乎一夜销声匿迹了。今年6月底的时候,一家银行发行了一款为期2天的超短期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7%,然而该银行最新发行的理财产品,7天时间的产品年化收益率只有3%。
超短期产品或叫停
近期有消息称银监会将控制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规模,一周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可能将被叫停。
据记者了解,期限在一周之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一般具有预期收益高、流动性好的特点,在月末、季末或者节假日推出,来满足一些手中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同时满足银行揽储的需求。
而监管部门则认为,银行之间为争夺存款资源而出现的恶性竞争行为,尤其在月末季末时为了冲时点,有些银行大量发行超短期的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往往需要动用其他的收益来源来兑付客户的收益。
据金融界网站统计发现,上一周以内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已经在逐步减少,上周只有15只。而且预期收益率也出现下降,上周发行的15只产品中,预期年最高收益率最高的也只有3.6%。
短期理财仍是首选
前期受美债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影响,业内普遍预期加息预期减弱。然而,16日央行发行50亿元一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上涨逾8.58个基点,至3.584%,打破了此前连续七周保持的3.4982%水平。央票发行利率的上行,加息预期重燃。在加息通道下,短期理财产品仍是首选,既保证流动性,又能获取不错的收益,还可以避免加息后的利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