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 上周,央行突然决定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相当于一次性提高了1.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相当于一下子回收了5000亿左右的资金。对此谢三百发表博文指出,此举对中国宏观经济有明显冷却作用。并将一些可通过变通方法给中小企业得到贷款的路堵住了。他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成功,实质是逼着企业借高利贷。企业成本高了,产品价格也会居高不下,使成本推进型通胀恶性循环地发展”。他认为,货币政策必须兼顾“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不能只盯通胀
文章指出,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经济都很不景气,GDP增长缓慢,失业率高企的状况使其必定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这将进一步造成中国的输入型通胀。于是央行只能与欧美日相反,紧缩再紧缩,最后导致中国经济被强制性冷却,失业率大幅提高,再被迫实行放松货币之政策。再次正告央行,这是在走日本1990年的道路,打下房价、通胀与股市,不顾经济与失业,导致日本经济大萧条21年。”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8%以上。目前的局面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怎能仅仅盯住通胀呢?
容忍适度通胀工资指数化
此轮通胀与九十年代高达24%的通胀不同,那时是需求拉动型通胀,提高利率及保值贴补率,通胀来得快也去得快。加上人民币在贬值,没有外资热钱进入。而这次是输入型通胀加推进型通胀,加息、提准都效果甚少,加上人民币在升值,每天进20多亿美元,外汇占款达23万亿。这么多的钱,硬压,压不下去。因此,建议应容忍一定的适度通胀,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工资指数化,加工资。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acb4d0102dsev.html
作者介绍:
谢百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金融证券专家。
更多精彩请见《财经名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