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龚如玥
经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夏季理财市场会逐渐进入淡季,8月中下旬进入低谷。这期间无论产品收益率、品种以及整个市场规模都会明显萎缩。这一现象要持续到中秋前后,才会走出低谷,迎来金秋十月。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6月底银行年中考核过后,各大商业银行揽储压力顿消,立即削减高收益理财产品。此外,无利不起早,何况正值炎炎夏日,开发新产品、更新系统等大变动都将延至秋天。
其次,夏季是出游、消费的高峰,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投资人会暂缓投资理财产品。暑假至9月开学,家庭教育支出也是这段时间的重头开销。此外,漫长夏日并无任何节日,而传统佳节是个人收入增长的爆发性时点。根据以往经验,重大节日前后,总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的黄金期。
除去这些固定的影响因素,每年又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今年恰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目前来看,各大银行最直接的表现是撤下了大量超短期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运作时间通常少于七天,资金灵活流动于投资者和银行之间,但由于不利于监管,受到重点监控甚至被禁发也就不难理解了。
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募集资金达不到一定规模或利率设计过低,就会沦为“鸡肋”,前者银行容易亏本,后者投资者容易失利。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理财产品的计息方式与银行存款不同,定期存款在存款当天就开始计息,存款到期立即返还本金及利息。而理财产品在产品运作过程中,前有发售期后有清算期,这段时间内可能只计算活期利息甚至不计利。
超短期产品如果实际生息日为3天,而募集期通常有2~3天再加上清算期一天,资金被占日期就很容易达到7天甚至以上。在目前7天通知存款的年化收益率为1.49%的情况下,投资者就需要考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否抵消前后资金占用造成的损失了。
(作者供职于第一财经研究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