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行为何要推出M2+
8月份的金融数据以及央行新闻发言人的表态,向市场明确发出了货币政策年内难见宽松的信号。
央行今年初曾预测,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而8月末的增幅数据显著低于年度预期值,显示货币政策仍在“稳健”区间。
8月份的新增信贷反弹或许意味着信贷投放方向出现了一些变化。历史上看,2003年—2010年期间,除2007年和2008年外,每年的7、8、9三个月的新增贷款都是依次递增。商业银行习惯在上半年末加大贷款投放(主要是增加短期贷款)以提升经营业绩,下半年初则新增贷款回落。但今年8月份的信贷数据则出现反弹。
有分析人士称,新增贷款回升与监管部门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有直接关系,因为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需求相对较大。另外,新增贷款量超过市场预期与保障房大量开工相关贷款增加也有一点关系。
其实,从央行决定将金融机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征收范围起,就已经向市场发出了明确的信息,货币政策短期内绝对不可能放松。
从当前的资金利率看,资金面还不算紧张。因此,央行仍会继续控制信贷,而不会纵容市场资金面过度宽松,但也不会希望资金出现问题。现在央行一直在探索一个对信贷控制更有利的点,比如正在研究的M2+。
然而,考虑到经济增速放缓和外围经济有较大不确定性,在总体信贷紧缩继续的情况下,信贷投放将更加有针对性的向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房等领域定向放松。预计年内新增贷款将会超过7万亿。
总体来说,8月份数据比较符合预期,同时参照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和CPI等,未来政策不会放松,也难再度大幅收紧。准备金上调不大可能了,但市场对加息仍存在分歧。
由于抗通胀仍是今年的首要任务,有人认为如果CPI拐点不能被有效确认,年内至少一次的加息仍有很大可能。
乐观者则认为,从目前来看,通胀高企会延续一段时间,但趋势是回落的。再考虑到外围形势不容乐观,央行采取紧缩政策应该谨慎,年内加息的可能性趋小。
总而言之一句话,8月份的金融数据已经向市场透底,年内货币政策难见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