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24亿元"玉衣"现出"原形" 权威专家为何也会"打眼"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08: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一桩巨额骗贷案件遭媒体曝光,其中两件被业内专家估价24亿元的“玉衣”现了“原形”,暴露出目前古玩鉴定环节的混乱现状。

  在古玩界有个俗语叫“打眼”,意思是没看准东西被人蒙了。为两件“玉衣”鉴定的5位专家中,有原收藏家协会会长,有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还有北京大学玉石鉴定中心主任,都是国内玉石鉴定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们为啥一齐“打眼”?

  据其中一位专家回忆,鉴定时,“就隔着玻璃看了看”,而后大家就在鉴定证书上分别签了字。过程如此草率,也就难怪鉴定结果有误了。

  但为什么鉴定结果不是1亿元、10亿元,而是让人咋舌的24亿元?定价如此高又有何依据呢?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国内鉴定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如果一位名家已经开出了评估报告,其他同行通常会听之任之。而按照“惯例”,事后专家都会收取评估价1%到5%的鉴定费。也就是说,估价越高,鉴定费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有了如此“惯例”,两件假玉衣被估价24亿元也就不足为奇。

  近几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热,制假售假现象在古玩交易中屡见不鲜,由于存在巨大的暴利空间,一些门类的古玩市场甚至已经形成了制假售假的上下游产业链。另外,由于目前国内拍卖公司对于拍品不承担真假责任,一些不负责的拍卖公司明知是赝品也挂牌交易,助长了一些制假售假者的胆量。

  那么,鉴定一件东西的真伪究竟有多难?一位长期关注艺术品市场的专家指出,随着科技进步,仪器设备更新换代,鉴定本身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由谁来监管。“一般的行政人员对于行业内部规则不了解,无法监管;如果由业内人士进行监管,那么这种‘专家看专家’的监管究竟有多大成效,又让人质疑”。

  目前,我国民间的文物鉴定既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自治,也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和监管。与文物鉴定有关的法律制度,如文物保护法、拍卖法、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管理规定等,对民间的文物鉴定少有涉及。这种规则缺失形成的漏洞,使得鉴定人员良莠不齐,鉴定环节乱象丛生,极大损害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已达到1694亿元,首次超越英国位列全球第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亟须建立一套文物古玩的鉴定标准,能够让专家们少“打眼”,甚至不“打眼”,以利于艺术品市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