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货币政策需保持弹性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08: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证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美联储如市场预期地推出了新一轮刺激政策——“扭转操作”,即计划在2012年6月底以前买入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到30年之间;同时出售等量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为3年或以下。投资者有关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预期落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均遭重挫。

  分析人士指出,在美联储对进一步货币扩张持相对谨慎态度的背景下,中国目前实施的是偏向紧缩的稳健货币政策,需警惕“超调”的风险。在积极应对相对较高通胀水平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要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经济的实际变化,预留出一定政策调整空间。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发布的利率政策声明显示,基准利率维持不变,并以“以短换长”的方式置换国债期限。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此举一方面可以将长期利率降低,保持收益率曲线平缓;另一方面可以维持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方便经济好转之后的政策退出。

  有分析人士表示,美联储此次议息会议的政策决定尽管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仍然反映了美联储出于对国内物价上涨压力的担忧,对货币扩张所持的谨慎态度。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QE3是否完全排除了推出的可能性,但美联储仍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货币政策逐步向中性回归的可能。当投资者将目光投向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资源品价格近期的持续大跌,些许显现了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萧条的可能性。

  实际上,美联储在此次会后声明中,也再度强调了对美国经济前景表示担忧的观点。美联储认为,目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在放缓,最近公布的多项指标表明整体就业市场状况继续恶化,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家庭支出与住房部门的状况也不甚乐观。整体而言,经济前景面临着重大的下行风险。而对应着8月以来全球股市的一路下挫,作为对经济前景反应最为灵敏的股票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前景表示出了较强的悲观预期。

  对于近年来保持高成长态势的中国经济而言,今年以来实体经济也出现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复杂状况。一方面,伴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高企及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累加效应等因素,物价水平持续出现较大幅度的攀升;另一方面,在外部经济环境有所低迷的情况下,高通胀和货币刺激效果的逐步消退,正给实体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中小企业领域与出口经济部门都受到了货币紧缩和外部经济趋弱的伤害。其中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更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误伤”。

  从当前国内的货币环境来看,在经过去年四季度以来利率、准备金率、汇率的一路攀升,目前实体经济微观层面的企业,所处的货币环境已经显著恶化。有分析人士就此次美联储的决议特别指出,我国货币当局完全可以以此时点为契机,积极调整当前的政策紧缩力度,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预留出政策调整空间。在继续关注物价走向的同时,也应体现对实体经济的呵护。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出现见顶迹象,美联储慎重对待新一轮货币扩张、甚至可能在为未来的刺激政策退出做准备的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应当在保持政策一致性的同时,积极地为保持未来的政策弹性,做好相应准备。(记者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