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信泰董事长跑路:民间借贷裹挟下的过度扩张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8日 10: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北纬一路10号,一间欧式风格、颇有格调的办公室里,一台SONY无线上网本还打开着,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兴泰光学港股上市计划书。

  这是一家准备上市企业董事长的办公室,但一切的梦想似乎都在9月20日戛然而止。

  这里的主人消失了。他是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在他消失的第七天,公司的几个管理层仍旧到办公室上班,但对自己现在该做什么,都很茫然。

  温州当地政府煞费苦心,避免“跑路”说法,给胡福林定性为“不知所终”。

  温州23家市级银行准备联名倡议,“全力强化金融服务,满足企业正常融资”;与此同时,温州市要求“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金融稳定”。

  留下“巨壳”

  胡福林的一位合伙人,这几天强打精神,每天现身温州各五星级酒店的“声色场”,在他看来,这是保持供货商信心的一个重要办法。

  由于胡福林在业内直接或间接持有不少公司的股份,一时间人心惶惶。其间接持股的温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也向供货商表示,公司法人代表徐士淮,包括其他高层都在正常管理公司。

  成立于1993年的信泰集团原是当地最大眼镜生产厂商之一,眼镜年均产量达2000万副,还是“美式眼镜”品牌的拥有者。但响应“结构转型”号召,该集团近年来正在大力向新能源产业拓展,正在筹备上市的“兴泰光学”,正是集团整合新能源资产、擘画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笔。

  就在这关键时刻,胡福林却抛下苦心创办的企业,人间蒸发。

  “(信泰集团)本来就有许多供货商,和当地的一些大的企业也存在互保关系,甚至有一些大的供货商和胡福林也存在互保关系。”瓯海当地政府的一位官员透露,胡留下一个巨大的“壳”,如今成了一个棘手的风险传导网络。

  记者昨日在信泰集团看到,还有一些供货商滞留在信泰集团的工厂里,这些供货商涉及的金额从2万元到500万不等,许多人都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信泰集团官网披露,集团合资创办的企业有中法合资温州兴泰光学有限公司、广州希曼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EGO、浙江华信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中硅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信泰光学有限公司、中国信泰光学有限公司。

  这些,就是胡福林留下的巨大的“壳”。

  更大的“壳”——是土地。集团在瓯海经济开发区有120亩的工业用地、在金华浦江有100亩的工业用地。

  业内人士对记者评论道:“在浙江,土地就代表着资本,这些土地的估值,至少在10个亿以上。”

  主营业务眼镜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土地估值在10个亿以上,太阳能投资已经开始盈利,公司的发展看上去相当不错,胡福林为什么要失踪?

  梦断香港上市

  此前,信泰集团有高层向记者透露:“摊子铺得太大是导致企业资金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最后现金流断了,企业就难以为继。”

  今年,原本有希望成为胡福林最好的一年。

  年初,浙江省经信委发布的该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指出,浙江省光伏制造业的优势较为明显,总量规模大。2009年浙江省太阳能电池产量约达到1200MWp,成为国内第二大太阳能电池省份。

  目前,浙江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左右,其中近一半成立于去年9月以后。短短一年间,浙江光伏企业的数量翻了一番。

  正当胡福林准备在新能源产业放手大干一场的时候,天上似乎额外掉下一块馅饼。

  “从5月份开始,排队上门来给钱的人络绎不绝。”接近胡福林的一位人士透露。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今年5月份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数据显示,当地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为24.38%,比上季度末回落0.43个百分点。民众放贷意愿高涨,民间借贷成楼市后的首选投资替代品。

  这正是大量的民间资本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大量的资金从什么地方来?拿房产抵押,然后把钱再给担保公司或者‘会头’,通过这些公司来放贷。

  记者在信泰集团办公室看到,有多份民间借贷的专用借款收据,月息两分到三分不等。

  “胡福林准备下一局很大的棋,成立了一家兴泰光学有限公司,准备所有的太阳能产业都汇总到这家公司来上市。”前述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构想,先成立一家香港太阳能公司,然后控股温州的太阳能公司,再控股浙江中硅科技,中硅科技控股金华的公司和塞力科技。

  这只是胡福林构想中的一部分,2010年,信泰集团成为“美式眼镜”品牌的拥有者,在华东地区拥有200家以上连锁店。集团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全国铺店10000家。“这些,是准备在A股上市的。”

  此前,对资本运作毫无经验的胡福林被自己构想这盘大棋局迷住了,同胡福林有合作的一位股东这样评价胡福林:“他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很有激情,理想主义的温州商人。”

  这盘棋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运作两块产业,分别到H股和A股上市,从今年6月份开始,胡福林就在同众多担保公司、私募谈合作,直到现在也不清楚,他到底借了多少高利贷。

  胡福林万万没有想到,今年6月,原本风生水起的香港上市计划突然搁浅,手续一直拖到8月底。

  于是,从8月起,几家银行开始抽调胡福林的资金,所有的民间借贷也开始只收不贷,胡福林的流动资金瞬间濒临枯竭。

  他消失的那一天,9月20日,正是他原定同香港合资方签约的时间;但是他寄予最后一份希望的3亿元私募过桥资金,终未到位,他再也撑不下去了。

  “步步惊心”的民企宿命

  这是一个典型案例:传统制造业民企在转型过程中,试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民间借贷的裹挟下,过分扩张,最终绷断了资金链。

  尽管胡福林是一个好老板,不赌博,没有不良嗜好,对员工十分友善,就连临时消失,也并没有从企业抽调资金,但他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走错一步,不能不说令人惋惜。

  在块状经济盛行的浙江,这种“步步惊心”的企业经营模式几乎随处可见。链条上的任何一环断裂,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但很多人还怀有最后的一线希望。

  据可靠消息透露,信泰拖欠供货商金额在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这对胡福林来说,原本只是一笔“小数目”。

  “只要他人在,处理这些债务都只是小问题。”信泰集团的一位高层向本报透露。

  令胡福林的助手们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时,在外贸订单锐减、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三重压力下,信泰集团就曾一度陷入绝境,到2009年9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为395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仅为5.3万元。

  “就是在2008年时,胡福林力排众议,一定要上太阳能产业。”接近胡福林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主营业务走入僵局的时候,想绝地反击,是需要很大魄力的,也正是这种魄力,令熟悉胡福林的人对他仍然抱有希望。

  目前,集团的账户都被暂时冻结,所有人都在盼望胡福林重新现身。

  集团旗下新能源资产或许尚能保全,记者昨日得知,金华浦江县政府提供了3000万元过桥资金用于浙江中硅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银行还贷,同时,瑞信集团也临时注资5000万元到浙江中硅科技有限公司来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