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百分之五: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严重偏低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9日 17: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羊城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严重偏低。”在昨天上午召开的“2011诺贝尔奖得主北京论坛”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炮轰”科技转化体系不完善、壁垒众多。

  创新靠前 转化靠后

  陈至立指出,2011年6月欧洲工商管理学员发布了全球创新指数2011对世界上125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和排名,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在第29名。

  “我们以往的排名显著上升,比如说2010年我们排名是第43位,这使得我国成为唯一创新指数前30名的发展中国家,”陈至立话锋一转,指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严重偏低,原因一是转化的动力不足,二是转化的体系不完善,三是政策支持不够有利,四是转化的壁垒众多。”

  据大部分专家反映,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大约有一半是不可转化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本来为了应用的技术成果,但因为在科研立项的时候就“脱离了实际”,“且许多科研活动的开展以申报项目、开展研究、报奖、鉴定为主”,“科技成果的数量主要表现为成果鉴定、各级获奖和专利,而不是以最终形成产品、商品来认定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重视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成果鉴定之后,只能束之高阁成为“展品”。

  在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曾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

  “转化”靠“下海”

  “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科技以金融结合的机制,建设好技术转移的公共平台。”陈至立指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靠理顺机制。

  “在科技产业化路上,广东算是走在前面,”一位资深科技界人士透露,“因为广东市场化做得比较好,很多科技项目都来自企业。”以广东某著名日化品牌为例,通过与华南理工大学在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领域的全面合作,为双方共同搭建起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联动平台,“既可以促进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成果集中释放、创新科技产品化,又为企业本身打造出强有力的研发技术支撑,属于成功的个案。”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我国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所占比重在逐年提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5%以上的项目都有企业参与;863计划课题依托单位中,企业占30%;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中,企业牵头的超过50%。

  与此同时,为了推动科技产业化,广东在8月末公布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提到,科研成果若无成功转化,科学家可以“下海”创业。对此,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刘敏直言“这是广东科技界的大事情”,因为“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可以理直气壮地去落实科技成果,而不用害怕丢掉‘饭碗’”。

  (李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