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走基层 听民声)种粮大户曾凡高:种稻能赚百万元
新华网郑州10月3日电(记者陆欢、魏莘)“瞧这沉甸甸稻穗,多像金色的瀑布。”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二郎村种粮大户曾凡高,用手小心托起田边正待收割的杂交水稻又是喜悦,又是不舍。
望着金灿灿的稻田,曾凡高喜不自禁地对记者说,去年自己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630亩耕地。今年秋季水稻有100亩采用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经专家测评亩产达869.5公斤,另外1530亩稻田亩产也达到了680公斤,两处加起来能打稻子112.7万公斤。
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稻子收购价按每公斤2.4元计算,这一季毛收入可达270万元。除去每亩1000元的成本,毛利润也有130余万元。
曾凡高今年36岁,是个农机手,早在2005年就当“麦客”,参加各地小麦收割跨区作业。他对记者说,近些年自己不断从网上获得信息,看到国外粮食比较紧缺,加之现在国家政策好,种粮补贴多,粮食不愁卖还保值,所以就不当“麦客”,回家当了种粮大户。
“这么多的农田,你是怎样管理的?”记者问。“一般情形下,有六七十名工人帮着打理稻田。生产季节,市区农业部门都有人来驻守,从下种到插播、打药,他们全程服务。因为自家种田不科学,得跟专家学着种。”曾凡高说。
在田边指导收割的信阳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徐庆农,指着还不够规范的水渠说,“下一步,还要帮助完善水利建设,确保高产丰收。”
信阳市农业局局长齐城向记者介绍,像曾凡高这样的粮食种植大户全市已有3904个,带动农户38万人,占全市农户的比重达24%,“这个比重远远高于全省水平和全国的水平,因为信阳是河南省农村改革实验区,组织化程度提速很快。”
望着丰收的景象,曾凡高与大家告别时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我真想把整村土地都流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