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对于大多数关注艺术品交易的投资者而言,8月22日可谓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已经停牌5个月的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终于复牌。然而,当投资者们欣喜地拨打深圳文交所的咨询电话,结果一直没人接听,这让投资者感到有些气愤。按照深圳文交所网站公布的电话,记者从今天早上10点开始,多次拨打深圳文交所的电话,也是一直无人接听。
深圳文交所成立于2010年3月,最初是为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而成立的国家级文化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文交所以“文化融合资本、交易提升价值”为经营理念,致力构建“立足深圳、对接港澳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产权交易及投融资专业平台。
而与其密切相关的深圳联交所,则是2009年11月4日成立的。当时,深圳市政府将原深圳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和原深圳市交易中心全部资源合并,组建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简称深圳联交所,是深圳市统一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文交所起步时,一直是深圳联交所的一个专业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
而在8月8日,深圳文交所发布致艺术品权益份额投资人的公告中称,咨询热线等机制都将继续,深圳文交所与投资人的沟通渠道一如既往地保持沟通。如此看来,深圳文交所虽然已经复牌,但准备工作看似还没有做好。
深圳文交所停牌的原因,是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上栽了跟头,而且只有三支艺术品。今年1月4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第一支份额化交易艺术品,是潍坊中仁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的齐白石美术作品,这支艺术品共有3幅作品,交易名称为潍坊中仁1101号;第二支和第三支的交易商均为深圳逸德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品分别是齐白石和傅抱石的美术作品,挂牌时间为2011年1月11日,交易名称为逸德阁1101号。
这两家交易商的份额化交易,都停止在了1101号上。直接的导火线,就在于天津文交所今年三月出现的暴涨跌停事件。
一位曾在文交所工作的内部人士对记者爆料,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之所以出事,关键的问题在于交易的不规范。
文交所内部人士:我只能这样说,这里面太黑了,因为这里面这样肯定会出事情的,关主要不在这里,关键在定价。我跟你认识,你拿一幅画我给你定个价,就卖掉了这个价,二级市场实际上是无所谓的了,还是在一级市场里面有问题。我只能讲到这里,下面的话我就不能讲了。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周正兵教授指出,份额化交易的这个东西根本就不能搞,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文化产权交易所要做强做大,首先要把资源管理好,把交易平台做好,引进一些好的项目进来。
周正兵:有些产权交易所像上市一样,需要一些辅导,咱们现在进场交易的,像上海、深圳的这些项目,缺乏这些环节,良莠不齐,很多项目一看就不是一个项目,不可能有资金追过去,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全国第一家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文交所总监张芮宁透露,天津文交所那种金融创新,他们曾经也想搞,但因为政策不明朗,且很多专业方面需要准备,所以一直没有搞。张芮宁表示,文化产权交易所要做强做大,需要从外部环境的集约化和内部创新两个方面从手,文化产权交易所不能遍地开花,可以像证劵交易所那样,全国主要区域分布几个。
张芮宁:主要在政策上需要有一定支持和开口,而且是力度比较大的开口。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以后,它发展的金融政策配套不上去的话,这些金融政策如果仅仅是来源于传统的创业板,多上几家文化企业,这个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中小的文化企业怎么融资,他们不可能享受到上市的一些优惠。
主持人:听完了各方的说法,问一问今天的嘉宾支持刘戈,您怎么看现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的文交所?
刘戈:现在很热,前面虽然有天津文交所的现在曝出来丑闻,或者非理性的上涨,那么现在的话据我所知除了天津、上海、北京、深圳、郑州等等很多地方,几乎每一个省现在都在筹备他们自己的文交所,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文化产业大跃进的一种削弱。
主持人:那么像这样的一种交易场所适不适合普通投资者,普通老百姓进行这样一个投资呢?
刘戈:当然不适合,我觉得文交所尤其是现在很多文交所着力想推出、已经推动或者想推出艺术品权益份额交易,就是把一幅画或者几幅分割成多少份儿,不是把画切开了,而是说把它按资产,评估一个资产然后把它除以多少份,然后每一份相当于一两千块钱,看似是给很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但是实际上是给那些本来没有资格被资本市场忽悠的普通百姓一个上当受骗的机会。所以为什么深圳的文交所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关门而且要选择今天开业,今天开业的时候刚才电话打不通,为什么?因为深圳要开大运会,明天是大运会结束的日子,大运会之后可能就开门了,为什么大运会之间或者之前不让开门呢?就是里面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是政府担保的巨大风险。
主持人:为什么大家还要正像去搞这个?
刘戈:有利益,因为各个地方现在大家把文化产业当时一个国家无支持重点的领域,那的确从经济发展中经济的转型,从国家需要人民群众的生活等各方面来说文化产业的确是一个值得扶持的产业,但是我觉得不少的所谓资本投入者和文化任何起来一起那么现在利用这样一个概念在忽悠大家,所以现在很多前车之鉴已经在那了,比如说天津文交所用两幅不入流的画家,不知道画的一些什么,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画出来的画,就分别估价五百万六百万然后就分成很多份,很多人买的时候连这个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其实都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什么呢?知道当天就可以卖给第二家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是一个投机行为,说投机的话我觉得是夸奖了,应该说是忽悠,说忽悠我觉得也不够,就是一个诈骗。
主持人:刚才业内人士说,这个问题关键是价格的问题,除了价格存在这样一个陷阱,还有什么样的?
刘戈: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品,若干年以后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评估,绝大多数的艺术家的每一幅作品是无价的,是无法进行评价的,也就是说谁看到了这幅画,谁被打动了,谁觉得它以后有增值的潜力,就可能卖多少价钱。把这样一个完全不可能用科学的办法去评估的产品分割成若干份,散落在各地的投资者和这个产品之间完全信息不对称,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怎么能成为一个正常的投资品呢?基本面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分析这样的产品未来的走势?谁会进谁会买进,谁会买出,所以是虚构起来的一个大忽悠,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东西现在在各个地方会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