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诺贝尔经济学奖即将揭晓 宋鸿兵:中国学者难问鼎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0日 09: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虽然不是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但在欧债危机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诺贝尔经济学奖却无疑是世人最关注的。

  大幕即将拉开,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0号13点,也就是北京时间今晚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公布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按照诺贝尔奖评选的传统规定,官方历来不公布经济学奖的候选名单。但对于今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外界已有不少的预测。全球著名金融经济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在9月21号就公布了年度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名单。所谓引文是指论文被相关领域学术著作引用的频次。

  值得关注的是,在汤森路透的预测人选中,排在第一位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道格拉斯-戴尔蒙德的研究领域是对金融中介与监督的分析,这不由的让人想到近日美国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但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表示,道格拉斯-戴尔蒙德的研究结果与当下的现实相矛盾,很可能会引起学术的争议。

  宋鸿兵:道格拉斯-戴尔蒙德其实在80年代就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他得出的结论就是,整个金融中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我觉得这个非常有趣,可能会引起非常尖锐的争议。也正是这一点,如果戴尔蒙德可以获奖的话,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全世界的金融精英希望向社会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就是,金融中介对社会的重大的正面价值不能被低估。

  汤森路透的预测能力会在今晚接受检验,但在经济学家马光远看来,诺贝尔奖就像一个永远猜不透的迷,让人难以预测。

  马光远:诺贝尔奖之所以难以预测,我想原因有两个。第一对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偏好,也不因全球经济现状或是追热点。他更关注基础性的,关注经济学架构,或者说能做一些基础性研究的人。第二,经济学殿堂里工作研究的人中,出色的实在是太多了,但是能不能得奖,和抽奖一样,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长久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总是更钟情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学者,但是人们不禁要问,诺奖经济奖项何时才能光照中国,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表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中国的学者都很难问鼎该奖项。

  宋鸿兵:我觉得中国学者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获得诺贝尔经济奖的希望不大。从理论贡献来看,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中国经济学者,能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能够引导欧美或发达国家发生重大的实践或者深层次的变革,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主要的研究方向还是在国内。

  但同时,经济学家马光远也表示,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诺贝尔奖也有它的弊端。

  马光远:评奖标准的话,每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当之无愧的,都是大师级的人。但是我觉得对于转型国家,他们关注的并不够,比如对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转型的认识,转型的意义。包括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对于全球经济的贡献,让我来评的话,我认为科尔曼应该获得更多尊重,他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于新兴市场经济的贡献,真的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