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民间借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3日 10: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放松信贷规模控制,当然可以赢取更多的掌声,但是,这与当前“稳定物价”作为首要任务的货币政策,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冲突。

  本轮由高利贷引发的温州老板“逃亡潮”,在温州地方政府的种种维稳举措之下,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扭转。

  医治高利贷创伤的最好良药,无疑是放松信贷规模控制。尽管此前传闻的600亿元应急贷款,遭到温州银监局的否认。但是,针对温州的银行票贷比标准的放宽,却变相为温州增加了1000亿元的信贷规模。此外,针对温州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和贷款结构,当地商业银行亦在大力调整。

  由地方政府出面,通过不同形式,力压银行放松信贷控制,已成为当下普遍的做法。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作为同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南,由市长出面逼地方商业银行放贷,已司空见惯。

  放松信贷规模控制,当然可以赢取更多的掌声:通过银行系统给中小企业输血,既可暂缓中小企业倒闭潮的出现,减轻地方政府长期财政收入骤减的忧虑,更可避免因实体经济受挫而引发的大规模失业。

  但是,这与当前“稳定物价”作为首要任务的货币政策,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冲突。之于通胀持续高企的我国经济而言,CPI已连续四个月6%以上,2011年全年CPI高出年初计划1.5个百分点已成定局。而我国今年既定的从紧货币政策,不仅是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更为了收缩过去两年粗放式的投资惯性,从而避免我国经济可能出现的系统危机。

  很显然,与信贷控制所可能导致的部分中小企业倒闭相比,放松流动性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冲击,所造成的系统风险要严重得多。更何况,当下部分中小企业的倒闭,银行信贷收缩仅是表层因素,除了欧美债务危机导致的全球外需大幅减少外,相当部分原因却源自其内在——金融投机过多、产业升级过慢、非关联扩张过快、企业治理过乱等等。

  相对放宽对部分中小企业倒闭的容忍度,并非意味着银行可以置身事外,而是必须要认清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次矛盾。此外,银行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尽快降低我国银行金融业的准入门槛,给予民间金融相对合法的地位。

  而如果我们不对中小企业倒闭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不对“高利贷”等形式的民间金融进行合理疏导,而仅是应急式地大开信贷闸门,其结果虽可解中小企业的一时之需,但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极可能导致部分中小企业的信贷依赖,从而延缓其转型升级的步伐,并会给我国银行业形成巨大的坏账隐患。

  这并非没有可能,回顾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历史,因给实体经济救急或过于迁就地方政府,大开信贷闸门曾形成多次风险。如1992—1999年为配合地方政府大上项目,我国银行业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坏账曾高达4万亿元,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财务严重资不抵债,最终由中央政府通过财政发债、外储注入、财务重组等手段予以买单。

  面对部分中小企业的倒闭,以及实体经济的增长减缓,我们应系统分析、综合权衡,从源头上解决其融资困境,而不能急切放松信贷控制,将部分企业倒闭的风险转嫁给银行。(杨国英 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