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专家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应考虑供需因素
近期,部分地区逐步出现柴油资源紧张局面,资源紧张较严重的地区多为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地柴油供应出现“批零倒挂”。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也都对柴油实施了控量销售的措施。
业内认为,这种情况此前已经存在,国庆长假之后发改委下调了成品油价格后供需局面恶化加剧。定价机制改革中应理顺供需关系,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卓创资讯研究员张斌表示,从7月发布的关税政策到近期出台的资源税改革等,均表明国家在理顺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决心,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在修改制定,希望这一系列的改革能够改变“油荒”局面。
据中宇资讯了解,10月18日原油WTI期货收盘价格已经推涨至88.34美元/桶,较10月4日收盘75.67美元/桶相比,共计涨幅可达14.34%,原油快速涨跌趋势并没有给国内成品油价留下充足的反应时间,由此,截至10月14-15日起,以山东地炼为代表的地方炼厂率先掀开推涨大旗,将柴油资源紧张局面推到市场前沿。
卓创资讯研究员陈晴表示,供需失衡是对成品油行业流通间而言的,而对于影响百姓生活的终端零售方面,目前仍未显现“紧张”局面。
据卓创资讯了解,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确实出现了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但大面积爆发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吉林地区中油柴油尚存一定的批发资源,不过多实行批零搭售策略;而内蒙古地区两大集团资源也相对充足,低凝点柴油并不限量;西北地区资源供应虽然偏紧,但加油站暂未出现断油局面。尽管安徽等地民营油企出现批油难问题,但这多是主营销售策略所致,尚不足以造成大面积油荒。
金银岛研究员则分析,进入十月,华南柴油市场延续上月末的紧张态势,资源供应不宽裕,受资源紧张支撑,价格持稳坚挺。近期看,柴油资源供应恐难有明显的缓解,从国内其它地区了解到,华东、华北地区柴油资源紧张局势有增无减,且局部加油站出现控销的举措,北方形势严峻,南方市场也恐难乐观。
业内专家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合理是造成柴油资源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国内成品油价与国际油价背离,国际油价低时国内油价却较高,此时国内的原油储备过多,没有能力进一步扩大储备;而当国内油价下调后,国际油价重新上升,石油进口企业考虑到加工等环节的成本较高,为避免出现价格倒挂而不愿进口或少进口,主要通过消耗库存维持供应,直到国内油价新一轮的上涨。
10月8日,国家发改委下调国内市场汽柴油价格,零售价均下调300元/吨。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我国现行的价格管理办法中,价格测算公式里没有考虑任何国内市场因素。这就造成了当前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按照“调价规则”却需要降价的矛盾。
中宇资讯分析师齐绪名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油荒,首先必须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实质上的接轨;其次打破我国的石油垄断体系,打开成品油市场进口及其销售垄断的束缚,构建一个有序的成品油市场体制;再次必须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建立一个实效可行的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