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记者敖晓波)伴随着新基金的持续发行,基金经理队伍逐渐壮大。从基金经理年龄分布看,“70后”占据主流,“80后”逐渐增多,“60后”则日益减少。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基金经理共计671名,在公布年龄的218名基金经理中,“60后”约占总人数的17%,“70后”约占77%,“80后”约占6%。从年龄分布形态看,“70后”基金经理占据了主流,共计167人。而“80后”基金经理日益增多,目前共有14人。
在国外,基金经理一直被看成是“白发行业”。晨星数据显示,美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为5年左右。相比之下,国内基金行业却在走年轻化路线,超过60%的基金经理任基金经理的年限在3年以下。随着基金经理日益年轻化,60后基金经理在业内更显“稀缺”。Wind数据显示,在公布年龄的基金经理中,“60后”仅有37位,与去年8月统计数据相比,减少近10人。
作为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60后”成为各家公司追捧的“国宝”。从各家公司看,有10家公司拥有两名以上,其中,兴业全球、工银瑞信、大成、长城、博时、富国有两名,宝盈、上投摩根、鹏华有3名,新华基金则拥有4人,成为最大赢家。公开信息显示,新华旗下四位基金经理从业经验丰富,其中,投资总监王卫东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投资副总监曹名长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研究总监周永胜拥有16年从业经验,投委会成员崔建波拥有15年从业经验。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